打破教育內卷,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在中美旁聽過上百場不同的課堂,我們觀察到,孩子們能真正進入有效的學習狀態,首先是基於一種“鬆弛感”:學習讓人感到放鬆、愉悅和興奮。

這種鬆弛感源於什麼呢?老師尊重孩子;老師樹立榜樣;學生樂於思考和表達,會被傾聽和理解,能對不同見解保持開放心態;學生感受到意義;同學相互啓發和促進,沒有惡性競爭,沒有排擠和舉報,尊重差異,欣賞別人的光彩,也肯定自己的獨特與成長……

在內卷的大環境下,孩子要保持日常的鬆弛感實屬不易,但我們覺得,每個孩子都需要找到一片這樣的樂土:哪怕是每週片刻的時光,也會成爲滋養自己精神世界的力量,讓自己再苦再累的時候,也能看到理想的光亮,不放棄希望。

我們希望培養什麼樣的孩子呢?這五個方面最爲關鍵:① 愛閱讀、懂深度閱讀;② 勤思考、會批判性思考;③ 善溝通、有良好的關係;④ 會選擇、善於解決問題;⑤ 負責任、形成價值體系。

【懂閱讀、愛思考、善溝通、會選擇、負責任】——這是我們認爲,可以幫助孩子構建精神樂土、構建鬆弛感的五個維度,也是C計劃思辨課堂正在實實在在培養的五種能力。

[愛心]期待你跟孩子一起,瞭解這片樂土,走進這片樂土,感受這份鬆弛和能量。

撰文|郭兆凡策劃、製圖|許栩校對|袁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