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趁熱 儘快達成中日韓FTA

11月28日,在韓國首爾,商務部部長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左)、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助理呂翰九(中)與日本外務省國際貿易經濟特命全權大使香川剛廣在談判開始前合影。(新華社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南韓總統文在寅已經確定於今年12月24日參加在四川成都舉辦的第8次中日韓領導人峰會。適逢中日韓合作20週年,也是安倍首相自2018年10月25日訪華後,時隔一年再次訪華。安倍這次訪華背景比去年更爲複雜,也意味着這次安倍訪華對中日關係,甚至東亞局勢意義都十分重大。

日本自貿協議

今年對日本無疑是一個「自貿協議年」,面對全球保護主義擡頭的趨勢,三大自貿協議讓日本在國際舞臺上顯得非常活躍。今年2月,《日本—歐盟經濟夥伴協議》(Japan-EU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又稱日歐自貿協議)生效。實行半年以來,日歐貿易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情況下逆勢上揚,日本前3季對歐洲進出口增長幅度均超過7%。

第二份是11月剛剛完成全部章節談判工作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現在只需各國審覈法律文本後,即可在2020年簽字,這無疑是東協和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重大突破。雖然印度在最後退出這份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談判,但是日本依然在努力說服印度回到RCEP。

第三份自貿協議就是備受關注的《中日韓自貿協議》。已經談判7年的協議在上月剛剛在南韓完成了第16輪談判,而RCEP談判很可能成爲《中日韓自貿協議》談判的催化劑,推動三方儘快達成一份全面、高質量、互惠且具有自身價值的自貿協定,挖掘3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即將舉辦的的中日韓領導人峰會上,《中日韓自貿協議》必然會被討論。相比RCEP,中日韓3國經濟發展水平更高,產業部門更加全面,開放程度也更高。中國應該提前準備好具體詳細的降稅免稅方案,屆時將該方案呈現給日韓領導人進行討論,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現中國對自貿協議的誠意,也有助於抓住日本今年對自貿協議的高漲熱情、RCEP剛剛完成談判的良機和第16輪談判的成果,促成《中日韓自貿協議》達成實質性突破。

邀請日本參與帶路

另外,不同於南韓早在2015年就參加了「一帶一路」倡議,日本對是否加入總是猶豫不決,其原因在於日本擔心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後,日本企業和日本人員參與度低,簽署備忘錄變成一個象徵性的行爲,沒有實際意義。同時,日本擔心會給投資對象國造成所謂的「債務陷阱」,並且擔心投資項目的基建活動會破壞當地環境,反而有損日本的國際聲譽。可以看出,日本非常關注自己加入「一帶一路」後具體能做什麼,「一帶一路」能給日本帶來哪些好處。

安倍訪華期間,中方應該更多向日本展示日本參與「一帶一路」的具體方法。面對日本對債務和環保的質疑,中國會積極邀請日本企業和日方人士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用日方先進的工程技術和亞開行豐富的風險管理經驗,嚴格把控項目質量。保證日本企業和日方人士參與度的同時,也保證「日本標準」的名譽

今年世界經濟整體下行壓力加大,日本在自貿協議話題上有極高的熱情。配合自貿協議的推進,地區合作和海外投資也再次對日本產生巨大吸引力。加上中日關係持續回暖,中國應該把握這個良機,推動中日韓三方儘快達成自貿協議。這不僅可以再次提高東亞地區的國際影響力,也可以爲3國經濟發展挖掘新的增長點。(關照宇爲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利雨樵爲實習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