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同窗金門「放羊」 返鄉青農開創在地畜牧新篇章

金門返鄉青農陳弘銘(左)與大學同窗洪銘志(右)共同創辦「風車畜牧場」,開創在地畜牧業新篇章。(於家麒攝)

「風車畜牧場」近年來以品牌化發展,不僅取得金門羊肉認證合格,更研創出超美味的金門酒糟羊肉爐。(於家麒攝)

來自澎湖的洪銘志說,當初會答應來金門養羊其實是被大學死黨陳弘銘「騙」來的!(於家麒攝)

「風車畜牧場」目前豢養約600多頭純種與混種努比亞羊羣,規模堪稱金門No.1。(於家麒攝)

陳弘銘(右)與洪銘志(左)這對大學死黨,談起創業歷程「你來我往」,看得出彼此間的好感情。(於家麒攝)

金門縣長陳福海也到「風車畜牧場」關心青農創業與地方創生之發展情形。(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位於金門東北角碧山村海邊、佔地約0.6公頃的「風車畜牧場」,是由返鄉青農陳弘銘與大學同窗洪銘志所共同創辦,以放牧羊只爲主,目前豢養約600多頭純種與混種努比亞羊羣,近年來以品牌化發展,不僅取得金門羊肉認證合格,更研創出超美味的金門酒糟羊肉爐鋪貨全臺農會據點,一推出便成爲饕客的搶手貨。陳弘銘說,未來將朝飼育「有機羊肉」並搭配農場體驗遊程的目標發展,以地方創生、共享經濟的概念,結合當地特色及人文風情,開創在地畜牧業的新篇章。

談起返鄉創業的心路歷程,陳弘銘說道,從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畢業後一時間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於是決定先到國外走走看看,因緣際會下在澳洲打工度假時參與到畜牧業的工作,後來就連牧場、屠宰場、加工廠,甚至進出口相關行業都去歷練,加上他節儉又肯拚,每天幾乎都工作10幾個小時,很快就爲自己存滿第一桶金,並帶着一身畜牧業的經營本領返回家鄉金門碧山村。

陳弘銘說,以他在澳洲打工的拚勁薪水其實算高,換算下來每個月大約摺合新臺幣10多萬元;返回金門後找工作卻讓他「茫然」了,月薪3到4萬元的工作根本做不下去。而看着家鄉後山荒廢的田地也讓他覺得很可惜,於是在得到父母的支持與資助下,加上自己在澳洲所學的畜牧經驗,毅然而然「入坑」養羊,從10頭、20頭,越養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人力上就出現了問題,就算已從校長退休的爸爸下場幫幫也依然不足,就讓他想起了同爲離島生、家住澎湖的大學死黨洪銘志。

洪銘志說,當初會答應來金門養羊其實是被陳弘銘「騙」來的!陳弘銘跟他說,跟他一起養羊每天工作時間只要5分鐘,輕鬆自在,希望他能來幫忙;到了金門開始在牧場工作,剛開始真的只做5分鐘,開着「山貓」把酒糟飼料喂好、堆好,就下班去了;豈料後來一件件的工作加了進來,看着死黨如此的打拼,兩人也只能拼命的「撩落去」,成就了今日已有600多頭羊羣的「風車畜牧場」。

談起自家牧場的特點,兩位青農透過縣府禽畜糞污染防治設施改善計劃的補助,用以提高堆肥回收率,將堆肥集中腐熟後施作於牧草種植,並引進臺灣「高牀技術」,結合「半放牧飼養方式」,羊糞形成有機肥料回饋給農田,開創全新的循環農業模式,這種生生不息的循環農業,不僅帶來美味的食物,也爲土地和環境帶來了愛的呵護。

陳弘銘表示,在金門的這片土地上,使用在地高粱酒糟作爲飼料,加上堅持每天自由放牧3到4小時,據說放牧飼養的山羊,有着比穀物飼養的羊含有更高的O-mega 3,能改善體內發炎狀態,肉質也相對結實,鮮度更是百分百,是冬令進補的聖品

洪銘志也表示,作爲一家畜牧場,當決定與食品銷售相關聯時,開始面臨許多推動和改革的挑戰。去年,牧場與雅芳羊肉爐技術產業合作,推出了「金門冷凍酒糟羊肉爐」,開始在全臺各農會銷售據點販賣,因羊肉鮮美的口感,帶着獨特香氣,一推出就成爲老饕的搶手貨,但也讓他們迅速認識到在物流和儲存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難。爲了因應這些挑戰,開始考慮製造常溫軟罐頭,這似乎已經成爲一種必備的趨勢。

陳弘銘補充說,今年得知縣府建設處辦理「地方產業創新研發計劃(地方型SBIR)」徵件,這對他們新產品的創新研發提供了重要助益和機會。於是透過申請地方型SBIR計劃,將想法付諸實踐,目標是創造一個全新的食品概念,且每個羊羣都有隻引導羊羣的「領頭羊」,而他們希望「金門酒糟羊」成爲金門羊農的領頭羊,引領更美好的農業未來,也讓畜牧業這一個產業不只是有經濟面的價值,更能友善環境、帶動地方創生與青年返鄉、留鄉的機會,也期許讓金門畜牧業可以展開新的永續篇章。

對於創業路上所遭遇的困難,陳弘銘說,能解決的都已不是困難!目前最棘手的就是一直無法處理的「水源」問題,因牧場位置偏僻,自來水管線沒辦法接到場內,若要自己找人來接,不只得耗費巨資,還得挖路埋管,牽涉到私人土地等問題,只能先挖地下井暫時先用,但那水質時在又黃又髒,換了多少濾心過濾都沒用,羊羣喝不到純淨的水質,也會影響到羊肉品質,這部分還望相關單位能協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