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南臺灣科研重鎮 成大與「臺灣科學神燈」簽約

▲成大校長慧貞國家同步輻射中心主任果尚志簽約。(圖/成大提供)

記者蕭玗欣/臺北報導

成大27日宣佈與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擴大合作合設學程培育尖端研究人才,期待共同打造成大爲南臺灣同步輻射研究與應用的科研重鎮

同步輻射光源照射在物質上,會產生許多不同的效應,利用同步輻射光源觀察物質,將可準確地探究物質內部結構及物質內電子間的交互作用,同步輻射光源是21世紀尖端基礎科學研究、生醫科技及工業用不可或缺的實驗利器,可廣泛應用在材料、生醫、醫藥物理化學、化工、地質、考古、環保、能源、電子、微機械、奈米元件領域,被稱爲現代的科學神燈。設於新竹財團法人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素來被譽爲「臺灣科學神燈」。成大校長蘇慧貞表示,此次簽約,雙方將進一步開展出包括合設學程、專題研究及實習計劃方案,成大也期盼透過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平臺,鏈結出更多的學術交流、尖端研究的合作與新思維。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主任果尚志表示,國家輻射研究中心「臺灣光子源」即將啓用,此一設備投資約90億元,未來會繼續投資,是臺灣研究設備最大的投資,「臺灣光子源」是全球最新的三個光子源之一,未來5年都會是亞洲最好的,世界級的光子源需要與世界級的研究與團隊合作。成大、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此次簽約內容包括:人員合聘、學術研究研究生訓練、空間及儀器共建與共用、合設學程、專題研究及實習計劃方案、專題演講或共同舉辦學術研討會,其中最引人注目是雙方共同開設學程,以往合作以教師與研究人員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爲主,而合開學程則可望將尖端的科研向下紮根,以提升整體的研究成果與發展。成大、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於2007年底開始合作,建立雄厚的友誼豐碩成果,爲了持續增進南部地區對同步輻射光源在蛋白質結構的應用研究,2009年雙方共同策劃在成大自強校區儀器設備大樓10樓設置「蛋白質結晶學實驗室」,利用新竹的先進同步輻射X光源,結合成大與臺灣南部地區的鄰近合作研究單位及大學的生命科學與醫研究資源,共同研究蛋白質純化、功能研究、晶體培養與立體結構解析。目前成大、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合作以物理、光電、生醫領域的教學合作與研究爲主,未來合設同步輻射研究與應用相關的碩博士學程,涵蓋材料、化學、物理、電子、微機械、奈米元件等領域,一方面增進南部在同步輻射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同時也爲國家培育尖端人才,提升研究能量。另外,同步輻射中心將持續挹注資源於「蛋白質結晶學實驗室」,讓蛋白質結晶學實驗室銜接臺灣光子源新光束實驗站與政府生技產業政策,成爲南部地區蛋白質結構、生物科技及醫藥研究之重要基地。

簽約儀式中蘇慧貞、果尚志代表雙方簽約,觀禮貴賓有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副主任黃迪靖、主任秘書徐嘉鴻魏德新組長、陳俊榮研究員,成大副校長兼研發長陳東陽、副研發長孫孝芳、研發處企劃組楊文彬組長、儀設中心主任洪建中、理學院院長文峰、生科院羅竹芳院長、物理系主任蔡錦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