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強移動電源」! 大陸開建海上核電站實驗堆

中廣核宣佈建設海上浮動核電站,將能穩定提供能源中國近海、遠海島礁地區。(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爲實現建設海洋強國戰略升級海洋經濟,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4日宣佈,該公司的海上小型堆ACPR50S建設正式啓動,意味着中國海上核電站建設將邁入新時代

海上浮動核電站被喻爲「最強移動電源」,其中基於小型壓水堆技術的海上小型堆核電站分佈式能源系統,被視爲能徹底解決中國近海、遠海及島礁等地區穩定能源供應的重要途徑。而隨着對海洋經濟的倚重,海上浮動核電站已成爲世界各國的研發熱點

據瞭解,中廣核ACPR50S採用緊湊型小型壓水堆技術,反應堆功率爲200MW,輸出電功率60MW左右。換料週期較長,達到30個月;建造週期較短。ACPR50S主要包括緊湊型小型反應堆和浮動平臺部分組成,中廣核已完成概念設計方案設計,即將完成初步設計工作

▲海上核電站提供穩定能源有利於海洋資源開採。

根據陸媒報導,中廣核研究院總工程師、小型堆總設計師芮旻指出,ACPR50S作爲在海洋應用的核能綜合能源供給系統,將成爲解決海洋能源問題的重要選擇,也可作爲海洋核動力的重要技術儲備。此外,也能爲海洋資源開採、海島居民生活生產活動提供充足電力熱力能源及淡水供應,爲周邊海域開發活動奠定穩固的能源基礎

該報導同時強調,海上核能發電經濟性明顯。從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渤海海上石油開採所需能源爲原油或有限的伴生氣,原油發電成本大約2.0元/千瓦時,而海上核能發電成本約0.9元/千瓦時。

根據中廣核的測算,ACPR50S核發電系統與海上常規能源(柴油發電)相比,ACPR50S首臺機組在經濟性方面就具有一定的競爭力批量化(4臺以上)建設後,建造成本預計下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