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看瞬增2成!社交距離拉大 加速3地「墅民」時代來臨

▲後疫情時代,仍強調社交距離空間大的透天或別墅產品也成爲市場新寵兒。(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黃靖惠綜合報導

後疫情時代,仍強調社交距離,空間大的透天或別墅產品反成爲市場新寵兒,能見度大增,根據「臺灣房屋」統計,解封后帶看量比起疫情嚴峻的4月增加2成,且民衆透過網路瀏覽物件光是透天就逾4成,瀏覽量集中於臺南臺中桃園3地。

解封后首個週末6月13、14日兩天,根據「臺灣房屋」統計,帶看量比疫情嚴峻的4月增加2成,且疫情也改變民衆消費生活習慣,與最近4個月瀏覽購屋喜好佔比,瀏覽透天達44.5%,其次電梯大樓35.8%,再對照去年同期,透天點閱量年增8.4%,其中又以臺南、臺中和桃園三縣市瀏覽量最多。

臺灣房屋智庫依據實價登錄去年至今透天交易總價、平均坪數統計,以臺南總價959萬元最低,其次是桃園總價1023萬,平均坪數都在55~56坪左右;但若想住進天龍國透天平均得付4375萬元,且平均坪數最小,只有49.9坪。

臺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透天有天有地、出入單純,可運用空間又大,在房價基期較低的中南部有一定市場力,不過近年受到房價走揚和少子化的影響部分的購屋族偏好新社區大樓。然而防疫期間強調社交距離,有換屋規畫的人,在價位相近的情況下,對透天產品的好感度大增。

張旭嵐分析,透天市場又分成4大類,一般純住宅透天在中南部比較有市場,新蓋的別墅甚至走豪墅路線,吸引區域中預算豐沛的換屋族目光。而在中南部大學產業園區周邊,則是不少專門蓋來隔套出租的透天產品,因投報率約在3~4%,吸引退休公教人員改當包租公

在雙北市區商圈,透天具有店面效益,即使屋齡高,但仍有一定身價,不僅1樓當店面,2、3樓也有辦公室樓店效應;至於北臺灣更不乏30年甚至40以上老透天,因具有都更價值,賣出億元以上身價也不足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