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天荒地老 俄打造核航母是夢

俄羅斯7月11日在聖彼得堡國際海事防務展中,秀出「海牛」核航母模型,號稱未來它能搭載60架艦載機。(美聯社

俄羅斯海軍最近公開了核航母新模型,說未來可能取代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Admiral Kuznetsov)。

多年來,克宮不斷拿出未來航母模型,說將接班這艘傳統動力航母,可是始終沒有動用經費實際加以設計或打造。

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網15日指出,俄羅斯海軍等得愈久,就愈不可能打造新航母,來直接取代終將退役的不牢靠老舊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

塔斯社報導,一位國防業界消息人士透露,克宮已展開名爲 11430E專案的「海牛」(Lamantin)核動力航母技術任務。不過,俄羅斯海軍總司令葉孚梅諾夫(Nikolai Yevmenov)說,新航母的打造或撥款沒有確切期限。「當然會有核動力航母,」他說,「但不是在短期內。」

而11430E專案的模型顯示,它的大小和配置類似美國核航母。「海牛」排水量達9萬噸,長1,100英尺(335米),號稱最高速度約30節,可續航3個月。

目前還不清楚「海牛」的造價,而美國航母打造業雖然有效率,大約每5年可造一艘,但每艘仍得耗費多達130億美元(約4,036億臺幣)。

基本上,俄羅斯的年度軍費鮮少超過700億美元(近2.2兆臺幣),通常只有其中一小部份會花造艦上。而打造新艦的高成本,或許正足以說明,爲何克宮打定主意,要儘可能拉長「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的役期。然而,自從去年浮動船塢沉沒,一臺起重機砸到它,導致甲板破損後,這艘俄羅斯唯一航母的命運就遲遲未決。

而修理航母不僅需要花大錢,還需要採購幹船塢,然而俄羅斯因2014年侵略烏克蘭,併吞克里米亞半島後,受到國際嚴厲制裁,以致經濟困難,也增加了採購大型幹船塢的複雜度

據俄羅斯《消息報》(Izvestia)報導,克宮考慮過,與其大費周章花大錢修理這艘老航母,還不如讓它退役。事實上,「庫茲涅佐夫」號難得出海,在1991-2015年間,只進行了6次巡航任務。2016年它赴敘利亞外海出任務,才短短3星期,就折損了兩架戰機

然而,俄羅斯仍面臨龐大的壓力,非保有航母不可。美國海軍學院出版的《會刊》(Proceedings)指出,「庫茲涅佐夫」號身爲俄羅斯唯一的航母與旗艦,主要的任務就是投射國力。從那角度看來,俄羅斯必須儘快將它修復服役。然而,克宮消息人士告訴「白俄衛視」(Belsat),就算「庫茲涅佐夫」號修復了,最多也只會把它當作訓練艦

至於想要打造佔俄羅斯全年軍費1/5的核動力新航母,當然很可能只有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