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發燒」了! 4月全球均溫高出長期平均溫1.1℃

▲悶熱的天氣兒童戲水消暑。(圖/記者徐文彬攝)

記者賴文萱/臺北報導

美國海洋大氣總署NOAA公佈最新全球溫度統計資料,今年4月全球均溫再創紀錄,已是連續12個月全球月均溫刷新歷史最高月均溫,還比長期平均溫高出1.1℃,來到14.8℃。天氣風險管理公司說,要在本世紀末達成限制增溫幅度在1.5℃的的理想,越來越艱困了!

天氣風險公司說,據美國海洋及大氣總署公佈新的全球溫度統計資料,正式確認過去陸續的統計結果,如預期的,2016年4月全球均溫比長期平均溫13.7℃,高出了1.1℃,來到14.8℃,再次寫下1880年來4月均溫新記錄,也是連續12個月都拿下月均溫第一名的歷史記錄

▲2016與歷年最暖七年相比,數值最高。(圖/天氣風險公司提供)

同時,從2015年12月以來,也是連續第5個月,月均溫距平都超過1.0℃,而陸地發燒最明顯的區域俄羅斯及阿拉斯加,4月北極海冰面積也較往年提早融化

▲2016全球四月均溫創新高,已連續12個月均溫破紀錄。(圖/天氣風險公司提供)

2015年底通過巴黎協定,如果每個國家嚴格遵守且實現去年底至今年4月各國簽署的國家自主減碳目標評估至2100年的增溫幅度約在3.5℃。但去年一整年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00ppm,其值爲400.83ppm。今年4月觀測的二氧化碳濃度高達407.42ppm,1月至4月的增溫也破紀錄已比長期平均溫高出了1.14℃。天氣風險公司說,要在本世紀末達成限制增溫幅度在1.5℃的的理想,越來越艱困。

▲2016光是四月,格陵蘭融冰面積就已明顯增加。(圖/天氣風險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