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河局防洪工程 納入「水岸縫合」理念讓水岸變公園

第三河川局在防洪工程外,加入「水岸縫合」理念,融入在地人文,圖爲旱溪鳥竹圍公園,以白鷺鷥及人文私塾特性,塑造水域空間,延續旱溪排水歷史風貌。(第三河川局提供/黃國峰臺中傳真)

第三河川局在防洪工程外,加入「水岸縫合」理念,融入生態友善,新設護岸減少使用混凝土,採緩坡化排石。(第三河川局提供/黃國峰臺中傳真)

爲避免大規模的破壞後,節省復建所需高額經費,第三河川局每年都會做預防性搶險修工程,以避免災害發生後的高額修復費用經濟效益上估計約節省5億元,除基本防洪工程外,思維上更融入「水岸縫合」理念,以建構舒適的水岸環境

第三河川局指出,109年共有26次搶險及預防性搶險,花費約4,600萬元,除大幅降低災害風險,也可避免災害發生後,再辦理復建修復作業,經濟效益上估計約節省5億元;近期有2件復建工程,爲108年遭豪雨破壞之堤防,分別爲南投縣埔里鎮眉溪大湳二號堤防」及彰化縣茄荖鄉「貓羅溪茄荖堤防」,已如期於109年汛期前完成,將降低致災風險,確保民衆生命財產安全。

第三河川局指出,除最基本的河防安全工程需求外,更於工程思維上進化,加入「水岸縫合」理念,並融合「在地人文」、「生態友善」及「水岸休憩」的元素期能改善周全並建構舒適的水岸環境,提供民衆休憩的地點

第三河川局表示,近期將持續治理旱溪排水,初步將旱溪排水空間藍圖規畫爲「河堤景觀區」、「環境生態區」、「水岸休閒區」等3區,並配合地方特色設施人行步道及人文特色廣場規劃緩坡草皮連結水岸與周邊綠地,並以人行景觀橋串連兩岸,整合並擴大民衆活動空間,藉此融合水岸與都市景觀。

第三河川局在防洪工程外,加入「水岸縫合」理念,都市與水岸公園,無高牆,融合水岸與都市景觀。(第三河川局提供/黃國峰臺中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