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設備》飛捷轉型3部曲 劍指軟體服務商機

飛捷董事長林大成(左2),共同總經理卓君弘(右2)及徐嘉宏(左1)、行銷中心副總經理許芳誠(右1)。(記者林資傑攝)

POS廠飛捷(6206)因應產業競爭加劇,2年前規畫營運轉型部曲,其中首階段拓展非POS產品已見成效,並進入拓展非PC產品的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則推出雲端統一端點管理平臺(UEM)品牌inefi展開軟體服務目標2028年硬體生產及軟體服務營收貢獻達各半。

此外,因應新臺幣強升及零組件價格缺料大漲的成本壓力,飛捷規畫調漲產品報價5~10%因應,今年承接的新訂單已採新價格,既有客戶訂單則自5月起調漲反應。公司表示,目前訂單需求量非常好,能否順利取得料件纔是關鍵預期營運動能可望自第二季起回升。

飛捷因應POS產業價格競爭加劇,2019年起展開轉型規畫,首階段轉向拓展毛利率較高的觸控平板(Panel PC)、自助服務機(KIOSK)及行動POS(mobile POS)產品,三者去年合計營收貢獻自20%提升至32%,傳統POS機則自80%降至72%。

而飛捷去年邁入轉型第二階段,開始承接泳池控制器機箱等非PC產品,同時着手研發規畫第三階段的軟體服務,日前宣佈以「inefi」品牌推出雲端統一端點管理平臺(UEM)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在物聯網環境有效簡化管理工作、降低營運成本。

飛捷指出,目前全球使用的POS產品有1000多萬臺,其中飛捷產品約100多萬臺。決議推出自身研發的UEM平臺品牌inefi,以及由聚焦行爲掌控、AI影像辨識的子公司華捷智能發展的Berry AI平臺,主要是藉此有效降低服務成本。

飛捷分析過去旗下子公司BOX取得的英國郵局大型標案產品檢修經驗,發現一臺產品平均送回檢修,4次中有2次是人爲問題、用電話即可解決,另1次需要帶料前往檢修,而多數損壞並非產品本身,而是如印表機周邊設備

飛捷指出,若歐美客戶將產品送回檢修,無論是派人前往或送回檢修,單次成本就要200~250美元,透過inefi平臺可減少到場拜訪的25%成本。初步先以既有歐美客戶爲推展對象,並逐步拓展至其他製造商,採雲端訂閱制、依裝置計費

飛捷表示,inefi服務平臺有三大特色,一是支持多平臺服務,二是能遠端操作系統重置電源管理等功能,減少派員前往成本。三是除了POS機本體外,包括掃描器、印表機等周邊設備亦會提供服務,將所有相關設備管理整合在同一平臺內。

飛捷認爲,目前市場同業雖有提供軟體加值服務,但主要是爲協助銷售硬體,多數平臺爲外購、並非自行開發,且僅支援公司產品及主機,不支援主要問題核心的周邊設備及他牌產品。飛捷服務平臺除了支援多平臺、支援非公司產品及周邊設備,爲真正的軟體服務。

對於軟體服務的發展目標,飛捷表示,公司以全球1000萬臺POS設備爲目標,因此首先以自家產品及既有客戶先練兵試用期不收費、首要建立使用體驗口碑,已有部分歐美客戶安裝試用。預估若開始收費,提供服務的設備達3萬臺即可達損平。

飛捷預期,軟體服務在明年開始收費後,纔會對營運有所貢獻,隨着服務檯數增加、營收規模擴大,可望使軟體服務毛利率提升。目標服務設備在3~5年達100萬臺,至2028年軟體服務營收貢獻達一半,與起家的硬體生產貢獻分庭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