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財富終止發行GDR背後,排隊的10餘家企業何去何從

A股公司擁抱全球存託憑證(GDR)的熱情似乎有所降溫。

5月11日,東方財富(300059.SZ)公告稱終止境外發行GDR並在瑞士證券交易所(瑞交所)掛牌上市的計劃。

早在2022年12月末,東方財富境外發行GDR的計劃便已經獲得了瑞交所批准,但尚未獲得證監會批准,此後進度便再未更新。

直到此次東方財富以環境因素的變化爲由主動終止了發行GDR的計劃。

據信風(ID:TradeWind01)不完全統計,目前還有隆基綠能(601012.SH)、愛博醫療(688050.SH)、國聯股份(603613.SH)等合計11家A股公司公告計劃發行GDR,但暫未有新進展。

據信風(ID:TradeWind01)統計,目前上述11家上市公司的平均等待時長已經達到510天,相比第一批登陸瑞交所發行GDR的4家公司平均歷時63天而言已經有所降速。

接近國聯股份的人士向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由於批文已經到期,其GDR事項已經自動終止。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如今發行GDR或許也並不是一個好時機。伴隨着市場狀況的回暖,或許會有更多公司推進境外融資計劃。

1年多後主動終止

曾幾何時,前往海外市場發行GDR是不少A股公司境外融資的重要選擇。

2022年2月,證監會發布了修訂後的《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託憑證業務監管規定》後,瑞士成爲繼倫敦後又一個被擴充成爲GDR的海外發行上市場所,開啓了A股公司遠赴瑞士發行GDR的熱潮。

正是在這一政策的鼓勵下,東方財富當年11月1日發佈公告稱計劃在瑞交所發行GDR,擬將募集的資金用於擴展和延伸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加大研發技術的合作與投入、子公司增資及海外分支機構建設、滿足日常業務發展需要,補充流動資金等。

同年12月1日,東方財富發佈GDR申請就已獲得證監會的受理,並在12月31日獲得了瑞交所發行GDR的批准。

但至此之後,東方財富發行GDR的相關事項似乎出現了“卡殼”,再無新進展。

2023年4月10日,在東方財富的2022年業績發佈會上,還有投資者詢問東方財富發行GDR的進展,但其只是表示一切以公告爲準。

最終,東方財富還是主動撤回了發行GDR的計劃。

“鑑於內外部環境等因素髮生變化,公司結合實際發展情況,經認真論證研究,決定終止本次境外發行GDR事項。”東方財富表示。

自2022年12月向證監會遞交GDR申請算起,東方財富的融資計劃已經歷時近1年半,其業績受到資本市場景氣度低迷的影響,已經出現一定的下滑。

東方財富2023年業績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當期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10.81億元、81.93億元,分別同比下滑了11.25%、3.71%;今年1季度則分別同比下滑了12.60%、3.70%。

業績下滑疊加市場因素,東方財富股價也是一路走低,其總市值從2023年初的2546.37億元縮水至如今的2069.49億元,蒸發了476.88億元。

不考慮環境等其他因素的情況下,東方財富此刻發行GDR不是好的時點。

一般來說,發行GDR都是折價發行。以2023年2月17日發行GDR的杭可科技(688006.SH)爲例,其最終價格爲每份GDR 13.69美元,GDR數量爲 0.13億份,所對應的A股股票爲0.25億股,相當於每份GDR對應2股。

粗略按照2月17日當日杭可科技的A股交易均價55.02元/股計算,則每份GDR較此折價10%。

這意味着,就算東方財富近期能夠順利發行GDR,但從目前的情形來看,發行價或許難言理想。

速度未達預期

GDR剛推出之際,其優於境內再融資的特點就是審覈速度快。

據信風(ID:TradeWind01)統計,以2022年7月首批在瑞交所發行GDR的科達製造(600499.SH)、格林美(002340.SZ)、國軒高科(002074.SZ)和杉杉股份(600884.SH)4家公司情況來看,從向證監會遞交申請書獲受理到掛牌上市,企業平均歷時約爲63天。

其中國軒高科歷時最短,僅爲42天,即便是審覈時間最長的科達製造,也僅有79天。

“在政策等方面的助力下,從遞交申請到發行整個時間比較可控。”北京一位投行人士指出。

但隨着監管層將境外發行GDR參照再融資管理後,審覈便有所降速。

2023年5月證監會發布《監管規則適用指引——境外發行上市類第6號:境內上市公司境外發行全球存託憑證指引》(下稱“GDR新規”),由保薦人向境內證券交易所提交新增基礎股份發行的註冊申請,境內證券交易所參照上市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程序出具審覈意見,並報中國證監會註冊。

境內審覈方面,A股公司發行GDR的審覈參照再融資管理,需要先由交易所審覈,通過後再交由證監會審覈註冊等。

據信風(ID:TradeWind01)統計,截至5月13日,仍處於GDR審覈狀態的三花智控(002050.SZ)、天賜材料(002709.SZ)等共計11家公司平均審覈時長約510天。其中迄今爲止審覈時長最長的是國聯股份,已經達到619天。

據信風(ID:TradeWind01)自多家上市公司處瞭解到,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對於發行GDR的熱情已經有所退潮。

接近國聯股份人士向信風(ID:TradeWind01)確認目前其已經終止發行GDR的計劃。

“我們這邊的話是批文已經到期了沒發,所以已經自動終止了。”接近國聯股份的人士指出。

不過也有公司向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其發行GDR的相關事項仍在推進中。

“我們這邊還是在持續的推進當中。”接近三花智控的人士向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

還有部分公司向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仍在等待受理。

例如雖然天賜材料發行GDR的申請早在2022年12月27日就得到證監會的受理,但由於GDR新規後,相關事項已平移至交易所審覈,因此目前已重新遞交申請並等待受理。

“因爲改革以後需要由交易所審覈,所以我們重新遞交了申請,現在還在等交易所的受理。”接近天賜材料的人士向信風(ID:TradeWind01)解釋稱。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審覈時長的拉長,部分處於審覈狀態的公司或許已經不符合發行GDR的基礎條件。

例如盛新鋰能(002240.SZ)發行GDR的申請早在2023年初就得到證監會受理,但始終沒有進一步的進展。

而根據GDR新規相關要求,發行GDR的基礎條件之一是發行申請日前120個交易日按基礎股票收盤價計算的境外發行人平均市值不低於人民幣200億元。

截至5月13日收盤,盛新鋰能的總市值僅爲169.70億元,顯然與200億元的基礎發行條件存在差距。

接近盛新鋰能的人士就此向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目前仍處於審覈狀態。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A股公司選擇發行GDR確實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但隨着市場的回暖,是否會有更多上市公司擁抱GDR制度,市場正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