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健檢報告關鍵字,看到紅字不再慌!

圖、文/遠見雜誌隨着預防保健觀念普及,愈來愈多民衆主動進行健檢。但健檢方案這麼多,該怎麼選?如果不想花大錢,其實基礎型健檢項目,已經能讓你知道身體大致情況了。

「奇怪耶!」這句話恐怕不只是臺北市長柯文哲纔會有的口頭禪,相信很多人拿到健康檢查報告時,也會這樣問,「我很健康啊,一年用不到健保卡兩次,怎麼那麼多紅字?」

其實,不生病不等於百分之百健康,很多疾病常常是悄悄找上門。以B型肝炎、C型肝炎爲例,病毒入侵時大部分人都無症狀,等到肝硬化肝癌時,病人才會感覺到體重減輕、腹部疼痛,檢查才發現病情已很嚴重。

近二十年來健康檢查愈來愈普及,原因也就是爲了提早發現疾病。只是,該如何選擇健檢套餐呢?

若不想花多一點錢進行高階或侵入型健檢,如電腦斷層掃描、大腸鏡等,基本型健檢也有一定效果。

一般基礎型健檢包含理學血液X光尿液糞便檢查四大項。可以說是疾病發展的前哨,千千萬萬不能因爲簡單又便宜就小看它,它可以在大病未發生前就先提醒你,要調整哪些生活習慣,避免疾病纏身。

舉例來說,血液檢查可以驗出是否有B型肝炎,如果有就吃藥控制,C型肝炎現在甚至還有新藥可以治癒,可避免未來演變成肝硬化和肝癌。

以下介紹基礎健檢涵蓋哪些項目?

理學檢查〉以視診、聽診、觸診等初步檢查

身高、體重:癌症醫師最常問病人的問題就是,體重有沒有快速減輕,可見體重是很重要的指標。不明原因體重減輕,一定要檢查。

血壓:血壓代表心臟輸出與周邊阻力作用的結果,過高或過低都可能是心臟血管有問題,要提高警覺。

羅東博愛醫院院長陳文鍾提醒,不是量一次血壓高就是高血壓,民衆應於不同時段多次量血壓,纔可確定爲高血壓。一般來說,收縮壓高於140mmHg,舒張壓高於90mmHg就可以稱爲高血壓。

脈搏、呼吸頻率、心音:脈搏成人一般來說每分鐘六十到一百下爲正常,呼吸頻率成人一般是每分鐘十六到二十次,但每個人有差異,如運動員脈搏爲每分鐘五十下。至於心音,則由醫師專業判斷。

眼、耳、鼻、口腔、脖子、淋巴結、 胸、乳房、心臟、腹部、四肢的檢查:檯安醫院家醫科醫師林欣穎說,主要是看人體外觀是否有異常,皮膚是否有病變,是否有腹部或乳房腫瘤或不正常的淋巴結增生,是否有心雜音、是否有異常的呼吸聲、是否有異常的腸蠕音、四肢是否有水腫、關節是否有異常等。

視力、聽力:成人需注意是否有近視、遠視、眼壓高、青光眼、白內障等,以接受治療。糖尿病患者需檢查是否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會造成視力減退,嚴重者可能會失明。

血液檢查〉採集血液 評估三種血球數值

紅血球(RBC):板橋新中興診所家醫科醫師徐富坑解釋,紅血球中,最重要的功能參考數值是血色素(Hb),血色素存在於紅血球中,負責搬運氧氣。血色素過高可能是紅血球增多症,亦可能心臟或肺臟有問題。血色素過低可能是血液流失、紅血球製造不足、腎病變、長期發炎等慢性疾病造成。

不過,如果高一點或低一點,其他檢查都正常,可能體質就是這樣,不需要太緊張。林欣穎進一步解釋,血色素男女意義大不同,男性可能是胃癌、大腸癌,要進一步看最近排便狀況追蹤,女性可能是生理期太久的關係,持續追蹤即可。

白血球(WBC):白血球負責抵抗外侮,是身體免疫系統裡的一員。當白血球過高時,可能細菌或病毒感染、創傷、大出血、白血病、癌症等,導致身體需要製造很多的白血球來應付;如果過低,可能是藥物影響、病毒感染、癌症等所造成,此時可解釋爲白血球被敵人打趴,高不起來。

血小板(PLT):與凝血功能有關,血小板過高時,可能是慢性感染、脾臟功能不全、血癌等造成;太低可能是身體某處流血,肝硬化、血癌等,不可不慎。

生化檢查〉檢查肝腎、新陳代謝、傳染病

一、肝功能

氨基酵素(SGOT):也有人稱麩草轉氨基脢,是體內酵素,可能存在於肝臟、心臟、腦部或血球等處。偏高代表這些部位可能有病變,須作進一步檢查,雖然大部分問題來自肝臟。

轉氨基酵素(SGPT):也有人稱麩丙酮轉氨基脢,主要存在於肝臟。當肝細胞受損傷時(例如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就會釋出GOT、GPT到血液中,所以GOT、GPT值偏高表示肝臟受到損傷,但損傷的原因(急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須進一步檢查。

二、腎功能

尿素氮(BUN):尿素系血液中蛋白質及胺基酸在體內燃燒分解的最終產物,最主要的代謝處爲肝臟及腎臟。如果腎臟的排泄機能變差,血中尿素氮濃度會增加。最常見於腎功能受損、此外亦可見於休克或腸胃道有大量出血時。

肌酸酐(Creatinine):血中的肌酐酸主要是來自於身體肌肉活動的代謝產物,而每天的產量全部經腎臟由尿液排泄。因此,腎功能有問題,無法完全排出每日所產生肌酐酸,即會造成血中肌酐酸濃度上升。數值上升愈高,表示腎功能愈不好。

此外,此數值偏高,亦可能是食用過量肌酸酐(如烤肉等),也可能是肌肉疾病、腎炎、甲狀腺機能亢進、營養失調等造成。如果數值偏低,則可能是肌肉萎縮、尿崩症等。

三、新陳代謝:

血糖:徐富坑說,正常人在進食過後,血糖會增加,胰島素開始分泌以維持血糖在一定範圍內。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功能異常時,會導致血糖升高,驗血糖主要是診斷糖尿病重要的依據。

飯前血糖值(又稱空腹血糖值),主要看是否有糖尿病。高雄醫學大學健檢中心主任戴嘉言醫師提醒,如果數值稍高,可能空腹時間不足或潛在糖尿病,若爲後者,要考慮進一步檢查飯後血糖值、糖化血紅素(HbA1C )等,來判讀是否真有糖尿病。

醫師提醒,如有多喝、多尿、多食等三多症狀,加上飯前血糖大於126mg/dL或任一血糖值大於200 mg/dL,應立即就醫。

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總膽固醇是一種脂肪的複合體,大部分由肝臟所製造。身體需要一定份量的膽固醇來維持正常機能,但過多則有害。

膽固醇除部分由食物供給外,多數皆由肝臟合成。膽固醇過高是造成動脈硬化的主因,會增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機率。

總膽固醇又進一步分成高密度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膽固醇(LDL-C),前者因具有去除附於血管內惡行膽固醇的功能,可減少心血管疾病,所以被稱爲好的膽固醇;後者就是俗稱的壞膽固醇。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說,某些人家族性高密度膽固醇比率特別高,一般認爲對心臟有保護作用;但有些人因遺傳、老化、抽菸、運動太少而高密度膽固醇低於35mg/dl,此時則對心血管有害,應減少膽固醇攝取、增加運動、戒菸、控制血糖及血壓,及避免心血管疾病。

三酸甘油酯(TG):爲生理能量的主要來源,極易受飲食影響。食用大量脂肪或糖類食,缺少運動等,均會提升血中三酸甘油酯的含量。如果數值偏低,可能是營養不良或肝臟造成。

林欣穎提醒,三酸甘油酯和飲食、肥胖、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相關性很強,如果三酸甘油酯數值偏高,務必嚴格飲食控制、運動、減肥,當數值高於800mg/dL時,應立即就醫。

尿酸(Uric acid):正常人一天產生的尿酸約七百毫克,約有五百毫克會從腎臟排出,兩百毫克會從糞便及其他途徑排出,所以每天體內總尿酸不變。高尿酸血癥主要是體內的總尿酸量增加所造成的,原因可能是每天產生的尿酸太多,或者每天排除的量太少。

存在於血液中的尿酸濃度若超過正常範圍時,就是高尿酸血癥。而血清尿酸濃度即使上升且超過正常值時,在很多的情況下並不會立刻出現異狀,稱爲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癥。

但長期的高尿酸容易使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及腎臟,造成痛風性關節炎,就是俗稱的痛風。之所以叫痛風,就是形容風吹了都會痛,非常難受,民衆要留意。

四、傳染性疾病檢查:

B型肝炎:B型肝炎病毒是經過輸血、注射、開刀或性接觸等途徑進入體內。肝膽科戴嘉言醫師解釋,如果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超過六個月以上,表示爲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應儘速到肝膽科、感染科就醫。慢性B型肝炎帶原可能導致日後肝硬化、肝癌,目前慢性B型肝炎帶原無法痊癒,只能用藥物控制。

若僅表面抗體(anti-HBs Ab)陽性,表示已有免疫力。如果表面抗原及抗體均陰性時,應和醫師討論,看是否需注射B型肝炎疫苗,以預防B型肝炎病毒感染。

C型肝炎抗體(Anti-HCV):陽性,但肝指數(GOT∕GPT)正常時,可至肝膽內科再次檢查;如再次檢查爲陽性時,可考慮進一步檢查血液中的C型肝炎病毒量(HCV RNA),以確定是否感染。

若HCV-RNA陽性,表示有血中有C型肝炎病毒,應由專科醫師評估是否需用干擾素及抗病毒藥物治療,並於固定時間回門診追蹤肝功能、胎兒蛋白(肝癌癌症指數)、及腹部超音波,以確定是否有肝硬化或肝癌。

C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會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幸運的是,現在C型肝炎治療相當進步,可用藥物治癒。

X光檢查〉看身體內部構造 查出隱藏疾病

最基本的是胸部X光檢查,是利用X光透視胸腔,在底片上成影,判讀是否有肺部、肋骨、主動脈、心臟、脊椎病變。可發現的疾病非常多,包括肺炎、肺結核、肺積水、心臟肥大、主動脈擴大扭曲、血胸、氣胸和脊柱側彎等。

尿液與糞便檢查〉篩檢腎、泌尿系統疾病及糖尿病

一、尿液:

尿蛋白(Protein):腎臟科醫學會秘書長林元灝解釋,通常發生在四十歲到六十歲的中老年人身上,一般來說完全沒有感覺,通常都在例行性檢查中發現。

尿液檢驗時,尿蛋白項目會呈現陰性反應,若出現陽性,林元灝說,則需考慮高血壓、腎臟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腎炎等)、尿路感染等疾病。但若檢查前劇烈運動或高燒,也可能造成蛋白尿產生,需再追蹤檢查。

潛血反應(Occult blood):正常尿中潛血反應是陰性(-),當有血尿時會出現陽性(+),林元灝解釋,可能是泌尿系統發炎或腎臟及輸尿管結石,但生理期婦女可能會造成假陽性。

尿糖(Sugar): 正常情況糖分不會出現在尿液,當體內血液中血糖濃度超過腎絲球所能吸收的量,腎臟便會將糖分排到尿液中,若尿糖呈陽性(+),林元灝建議,應進一步檢查,看是否有糖尿病、腎臟疾病或腎小球率過濾增加。

白血球:尿液白血球增加表示泌尿道感染,需就醫。

二、糞便檢查:

主要檢查是否有寄生蟲與潛血反應,前者需要服用藥物治療,後者則用來確認是否腸胃道出血,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最後,戴嘉言提醒,每一個檢查結果,可能是很多原因造成的,要綜合家族病史、臨牀症狀等來判讀,需要醫師專業解釋,千萬不要自行下診斷、亂服藥,以免後果不堪設想 。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2015健檢指南;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www.gvm.com.tw】【立即購買遠見雜誌2015健檢指南:http://store.gvm.com.tw/magazine_information_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