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銀行理財 把握3招不入坑
大陸推行智慧銀行,許多理財產品可在電子式的超級櫃檯上辦理,便於年輕人理財。(新華社)
大陸這幾年針對銀行理財發佈一系列新規落地,過去理財產品可以被區分爲保本、不保本兩類產品。保本產品即便虧損,銀行也必須保障投資者的本金,但從2018年資管新規推出後,保本型理財產品穩賺不賠的日子已一去不返,即便加上產品規範的轉換過渡期,銀行保本理財產品也將在今年底落幕,未來投資者須謹記了解產品、留意風險與不被預估收益迷惑等3招。
同時,這讓大陸銀行與旗下理財公司的產品項目,積極轉型推出「淨值化產品」。所謂淨值化理財產品就是投資收益市場化,實際收益是多少就是多少,不存在固定收益的情況。隨着銀行理財產品的淨值化轉型,未來一般投資人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出現虧損負收益的情況或會更加常見。
具體觀察大陸在2018年推出的資管新規,金融機構展開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當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值得注意的是,資管新規設置3年8個月的過渡期。這意味着到今年底,保本理財產品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據大陸《貝果財經》引述業內人士認爲,銀行理財產品的轉型有難度是一方面,比銀行理財產品轉型更難的,是轉變投資者的投資習慣與普及新投資知識。當資管新規落地後,不少投資者由於自身認知不足、缺乏專業的理財知識,到最後血本無歸,淪爲被割的韭菜。
換句話說,在邁向新投資時代,購買大陸銀行理財前要謹防「入坑」。具體來說,業內人士示警投資者需注意3個方面。第一是瞭解理財產品發行主體,由於從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不一定是銀行自己發行的,也可能代銷第三方業者如保險、信託發行產品,因此儘可能選擇銀行自產自銷的產品。
第二點是要關注、留意產品風險等級,目前大陸銀行理財產品有R1到R5等5個等級,風險等級越高收益波動越大;第三是要注意業績比較基準不等於實際收益率,業績基準只是管理人基於過往投資經驗、產品波動預判所設的投資目標,不代表任何收益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