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弈賜靈感 中西文人創作不斷
傅抱石作品《對弈圖》,描繪文人雅士下棋時的專注神情。(中新社)
藝術家喜歡以對弈爲創作主題其來有自,寫實藝術家餘升叡在碩士論文《棋語發光》中耙梳西洋棋最早入畫可追溯至中世紀1238年的《遊戲之書》,紅野畫廊負責人李博文則指出,中西文人都喜歡以對弈主題反應自己對世事乃至生命的感悟。
西洋棋一般被認爲源自印度「恰圖蘭卡」遊戲,輾轉流傳至15世紀,現代西洋棋的規則才逐漸成形,除了出現在《遊戲之書》的插圖中,餘升叡指出如17世紀法國盧賓.鮑金的作品《五種感覺靜物與棋盤》,可見以樂器、麪包、葡萄酒、花、西洋棋盤、樸克牌、鏡子等靜物組合,暗指人類的聽覺、味覺、嗅覺、觸覺、視覺等感官。
李博文表示,藝術家多半擁有比一般人敏感及細膩的特質,以對弈爲題往往有着以棋局喻世局,表現對國家大事的關心,或者隱居山林遣興抒懷之意,如傅抱石精品力作《對弈圖》,便有着身處戰亂,政局不寧之際,寄身於畫中天地以掙脫世俗的意味。
另一方面,李博文也以藝術家王萬春爲例,他指出20世紀末的臺灣,藝術才正萌芽,這個年代的藝術家甚爲辛苦,他的畫作《與神對弈》畫作中雖沒有棋,對弈的氛圍卻在於天地萬物、生命或神祇,超現實的畫面,充斥着紛紜與寂寥,誰說生活不是棋局中的「殘局」。
李博文指出,藏家仍是以花鳥蟲魚等主題較有共鳴,獨鍾對弈的藏家確實少之又少,但下棋、對弈這樣的主題,仍是藝術家表達對生命、生活、世局關懷的重要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