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縣市民講述15頭野象進城:農作物受損 在縣城道路奔跑

峨山市民講述15頭野象進城:農作物受損 在縣城道路奔跑(來源:視頻綜合)

【#峨山縣市民講述15頭野象進城#:農作物受損 在縣城道路奔跑】#市民稱野象進村後農作物損傷很大#5月26日,網傳雲南峨山縣沐勳村附近,有15只野生大象在村裡徘徊,晚上到村民家“敲門”,白天漫步田野。27日,象羣又在峨山縣城街道活動。據瞭解這些象羣爲“斷鼻家族”,原本生活西雙版納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養子保護區。象羣從去年12月一路北上,5月24日晚,象羣陸續進入到峨山縣地界。目前,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持續用無人機對象羣實施勘察、追蹤,及時彙報象羣最新活動線索。

相關報道:

雲南野象羣一路向北,40天“肇事”412起

來源: 雲南發佈微信公號

雲南發佈微信公號5月28日消息,27日,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發佈公告,提醒廣大羣衆做好亞洲象肇事防範與應急工作

峨山縣人民政府關於做好亞洲象肇事防範與應急工作的公告

廣大羣衆朋友:

爲做好亞洲象肇事防範與應急工作,切實保護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和亞洲象種羣安全,現就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請勿在院子晾曬玉米、存放食鹽等亞洲象喜食農作物、食物,避免逗引亞洲象闖進家門。若遇亞洲象闖進家時,不要慌亂,儘快到安全區域躲避,並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救助。

二、亞洲象受到驚嚇後會因自衛的本能對人類發起攻擊,若與亞洲象在野外相遇時,禁止圍觀、挑逗、戲弄,禁止用鞭炮禮花彈等方式進行惡意驅趕和傷害,應儘快避讓。

三、對亞洲象“定點投食”是一項緊急避險措施,用於引導亞洲象遠離村寨,防止人象衝突。若在野外遇到投食點,應立即避開。路遇設置警戒線的路段,要聽從工作人員指揮,繞道而行,嚴禁停車、駐足逗留,影響現場開展安保工作。

四、在亞洲象出沒的地區從事生產活動及出行比較危險,極易造成人身傷害。請密切關注監測員提供的亞洲象活動信息並聽從監測員的統一指揮,合理安排勞作、出行時間,避免與亞洲象正面衝突。

五、瞭解亞洲象生活習性防象護象避象基本知識,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共同營造人象和諧共生良好環境。

特此公告

峨山縣人民政府

2021年5月27日

最近從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一路北遷的野生亞洲象羣已進至玉溪市峨山縣、紅塔區活動。這幾天一直在峨山縣城附近活動,給當地羣衆正常生產生活帶來影響。此前亞洲象的活動軌跡

2021年4月16日,原生活棲息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17頭亞洲象從普洱市墨江縣遷徙至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5月16日凌晨,15頭亞洲象(其中2頭於4月24日返回普洱市墨江縣內)進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寶秀鎮

5月24日晚8時,14頭亞洲象遷徙到玉溪市峨山縣,在大維堵村一帶活動。

5月25日下午,剩餘1頭亞洲象也遷徙到大維堵村。

5月26日19時,象羣進入峨山縣雙江街道(距縣城僅300米),在峨山縣城附近活動。

截至5月27日,象羣一直在峨山縣城附近活動。

短短40天,象羣在元江縣、石屏縣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壞農作物達842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近680萬元,嚴重影響當地羣衆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省級工作組已趕赴現場

象羣北遷以來,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玉溪市高度重視,提前預判、提前預警。省級工作組趕赴現場,派出專家和工作人員指導市縣開展監測預警、安全防範、宣傳引導等工作。

通過省、市、縣、鄉、村五級的協同努力,未發生人員傷亡事件,有效防止了亞洲象羣向城市、壩區等人員密集區移動。

目前,省林草局、國家林草局亞洲象研究中心以及玉溪市、峨山縣政府和相關部門正全力監測、防控,以確保人民羣衆生命安全

安全防範亞洲象,要記住以下幾條亞洲象防範指南重點:

1.瞭解亞洲象生活習性、防象、護象、避象等基本知識,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2.及時瞭解亞洲象監測員發佈的預警消息,不到亞洲象活動的區域進行生產活動。

3.在亞洲象出沒的道路看有無亞洲象警示牌,聽從亞洲象監測員的勸導,不到危險區域活動。

4.在亞洲象活動區域,按監測員通知要求撤離。

5.亞洲象夜視能力強,喜歡在夜間活動。爲了安全,做到夜間不外出到監測員禁止人員活動的區域。

6.狗的叫聲會招引亞洲象攻擊狗而殃及其他。

7.遇到亞洲象至少保持300米以上的距離,不圍觀、不挑逗、不驅趕、不驚嚇、不傷害、不慌亂,觀察環境快速撤離。

8.在亞洲象經常活動的地方避免穿戴顏色鮮豔亮麗的衣、褲、帽,避免招引亞洲象,多向周邊羣衆和有經驗的人打聽附近亞洲象的活動狀況,避免進入亞洲象活動區域。注意觀察周圍動靜,多觀察亞洲象活動後倒伏零亂的植物、足跡和便、尿等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