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錢都不會的財經團隊
主計總處11日發佈3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爲42309元,較上月減少0.01%,創39年來首見3月經常性薪資較2月減少;3月的失業率則上升至3.76%,是10個月來的新高。主計總處指出,預期4月情況將會更爲嚴重。
根據主計總處發佈的統計資料顯示,3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不但僅較上月減少,且1.56%的年增幅度也是近3年同月最低。此外,今年1至3月,全體受僱員工的經常性薪資平均是42329元,較上年同期僅增加1.92%,這個成長幅度也是近3年來的同期最低。換言之,蔡政府連跟自己比,都是退步的。
主計總處認爲,這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然而,過去39年來,天災頻傳,遠的不說,2004年有SARS,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也都曾對經濟造成重大沖擊,但卻沒有出現3月分經常性薪資負成長的情況。畢竟,3月的工作天數比2月多,歷年來3月薪資都會較2月成長。經常把「臺灣防疫是全球績優生」掛在嘴邊的蔡英文,第二任期來自經濟的挑戰將會十分嚴峻。然而,已確定由蘇貞昌續任行政院長的內閣團隊,應付挑戰的能耐恐怕很難讓外界有信心。
從紓困案一片混亂可知,蘇內閣的財經團隊連「發錢」都可以搞得天怒人怨,要如何期待這個肉腳團隊有創意、有能力,可以對衰弱的經濟進行有效的振興?
蔡英文第一任堅持要做的前瞻建設計劃,本來也是意在振興經濟,然而3年多下來,不但執行率低,已經執行的建設也屢屢被爆出是豆腐渣工程;更不要說諸多爲選舉硬推的綁標計劃,成效就更等而下之了。民進黨的經濟人才本來就較爲稀缺,蔡政府的專長又是畫大餅而非執行,使得這4年來民進黨執政下的臺灣經濟成績並不理想。
蔡政府的財經首長,從央行總裁、國發會主委到財政部長、經濟部長,全是長年的幕僚出身,施政性格謹小慎微,天生就難以期待有大開大闔的格局。偏偏蔡政府因爲意識形態的關係,造成兩岸關係急轉直下,臺灣經濟受到很大的衝擊,這個時候特別需要有遠見、有願景、有抱負、有魄力的開創型財經首長,能做大事,爲臺灣經濟另創新格局。可惜,蔡政府的財經首長就不是這樣的將才。
當然,即使財經首長們有大格局,在蘇貞昌壓抑下屬、獨攬光環的一言堂式領導風格下,恐怕也難有發揮空間。可以說,蘇貞昌的團隊註定只能是一羣秉承上意、唯唯諾諾的保守型人物。
而這其中,又以國發會主委的人事任命最爲荒謬。本來應該是領銜所謂財經小內閣的國發會,竟然任命了毫無財經背景與歷練的前臺南市長及行政院長賴清德的心腹陳美伶擔任主委,讓人感到憤怒與悲哀。據媒體報導,陳美伶520後會下臺,老實說,這次內閣改組,如果她還能繼續留在國發會主委的位子上,蔡政府也不必奢言要拚經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