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Google 副總裁、工程副總:推物聯網是時勢所趨

記者洪聖壹/美國舊金山報導

Google I/O 2015 最大亮點,就是基於 Android 架構的全新系統平臺「Brillo」發表,加上未來串連整體生態系的 Android M 智慧行動裝置,在這中間針對 Google 扮演的角色定位,記者先後訪問 Google 工程副總 Dave Burke,與Google 全球產品資深副總裁 Sundar Pichai,帶領讀者理解此次開發者大會背後的一些想法。

概念上來說,這次 Google 發表的物聯網平臺 Brillo,主要是透過較低功耗的系統需求,讓更多裝置(好比說是燈泡),得以加入物聯網平臺,同時讓各裝置之間,可以隨時連線,並透過聯網的概念,達到裝置之間聰明、簡單、輕鬆的同步與溝通;這項機制理想上,應該是要支援所有 WiFi 、藍牙設備,但是爲了要讓裝置「完美」的與 Brillo 平臺溝通。可想而知,這次開發者大會另一個重點平臺 - Android M 作業系統背後扮演的角色,便是要跟整體物聯網生態體系做起橋接的角色(關於相關介紹可以參照前篇:直擊Google I/O 2015開發者大會:引領行動革命的開端)。

*幫助人類生活!Google 扮演推動物聯網生態平臺發展的角色:

對此,Google 全球產品資深副總裁 Sundar Pichai 於媒體聚會當中,被問及:「Why IoT?」(爲什麼Google要發展IoT),他很直率地回答:「Why not?」(爲什麼不做?)。緊接着便舉自身爲例,表示他自己的爸媽都獨立居住,如果有一個合適的、更科技的方式,讓他們擁有更便利的生活,那麼爲什麼不做?簡單地說明 Google 進入物聯網,主要的立基點在於幫助人類生活。

►►►現場直擊Google I/O 2015完整報導◄◄◄

而 Google 工程副總 Dave Burke 接受臺港澳媒體專訪時回答的方向也不約而同的抱持同樣的看法。他表示現在的 IoT 發展跟 2006 年智慧型行動裝置剛開始一樣,市場上有 Android、有 iOS 還有黑莓,方向很清楚,就是以智慧型手機爲主來發展。

Dave Burke 表示,在物聯網這一塊,至今都沒有一個好的故事可以去說,對 Google 來說,從 Android Wear 穿戴式系統平臺、Android Auto 車聯網平臺、Android TV 電視平臺,到 Brillo 物聯網平臺,全部都是以立基在 Android 系統平臺之上來發展,對 Google 來說,這是「很自然的下一步」, Google 的角色還是在做平臺的溝通。

*物聯網體系刻不容緩!Google 與開發者加速推展 Android M:

Brillo 說穿了,就是要讓包括微型裝置在內的所有硬體設備,都可以跟手機平臺溝通,這是一個整體產業生態系雲端、API 的開發概念。爲了串起整體生態體系,Dave Burke 透露,其實 Google 早已做好準備跟包括高通聯發科等上中下游廠商達成合作共識

另一方面,對於開發者來說,Android Lollipop 是比較大型的版本,當時結合了 Android Auto、Android Wear;相對來說,Android M 則是比較小型的版本延伸,但是以推展速度來說,Android M 比較早進入開發階段,對開發者來說,差別並不是很大,但是對於使用者來說,就更方便。加上 Google Play 服務每六個禮拜獲得一次更新的速度來看,Dave Burke 很看好這中間的發展,因爲這樣裝置就可以跟着軟體一起提前發表。

這個現象最大的好處,就是得以讓整體生態體系更有效率的發展。Dave Burke 表示,Google 比往能更早推出新的 Android 系統預覽版本,就是希望能與高通(Qualcomm)、聯發科等上游廠商,到華碩宏達電等終端設備商,達到比以往更有效率的溝通,讓版本能更快速的推展下去,如此一來,期望在 Q4 推出 Android M 的裝置,就可以快速讓這些使用者跟其他裝置連接,建立物聯網體系。Dave Burke 認爲,物聯網體系在 2016 年,就會有更成熟的發展。

此次開發者大會 Google 很有組織的利用平臺優勢,串起 Android M、Android Auto,發表立基 Android 平臺的 Brillo 物聯網平臺,Google 工程副總 Dave Burke 透露目前已經和高通、聯發科等晶片密集接觸,相信在未來也會有更多實體應用產品,甚至是像是對應 Android 系統的 Nexus 設備一樣的原生平臺示範性產品推出。

*打破業界藩籬!物聯網生態需要開發者共同建置

在 Brillo 發表之前,市場上的物聯網生態,有微軟推出橫跨手機、筆電、穿戴式裝置的作業系統 Windows 10,並擁抱 Android、iOS 平臺的開發者,建立龐大的跨平臺體系,蘋果的 HomeKit,同樣串起了 iOS、Mac OS 系統,達成物聯網標準,其他還有高通的 AllJoyn 規範、Samsung 的 Artik 平臺,以及像是 LG 等多數立基於 Google Nest 智慧家庭連結標準,雖然各有各的規範,但感覺上卻各自爲政。

Dave Burke 表示,Google 有自己的優勢跟所要扮演的角色,然而要建立起整個生態系標準,除了考量到使用者需求之外,要真的去跟開發者面對面溝通,創造出更多讓開發者能接受、願意爲平臺開發與創造的工具,這也是每年 Google 要舉辦開發者大會的原因。

整體來說,Google 認爲 IoT 這個產業平臺,可以做的硬體產品更多,有很多不同裝置、不同的功能推出,雖然現階段 IoT 市場並不成熟,但是蘋果、微軟等這些公司投入物聯網這個市場,最終結果就是會有更多創意與方案出現,對於發展人類生活來說,結果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