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旅遊,如何“不走尋常路”

想出門旅遊,但又不想擁擠?“反向旅遊”瞭解一下。

相較於在節假日“湊熱鬧”,一些人選擇了“反向旅遊”,不僅打“時間差”,在目的地選擇、旅行方式上也“不走尋常路”——避開大城市,“奔縣”;耗在賓館裡,“躺平”;不打卡不做攻略不去景區,“隨性”……

青島嶗山區曉望村

有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這個國慶假期,一、二線城市遊客帶動鄉村遊訂單增長超60%,縣域遊訂單同比增長20%,部分縣城的酒店訂單量增幅達1200%。

而在“十一”假期後,隨着國內機票、酒店價格快速回落,錯峰遊迎來最佳“窗口期”。數據顯示,國內 主要景點的預訂熱度快速回升,日環比增幅接近40%; 主要旅遊城市的酒店預訂熱度也出現顯著回升,日環比增幅超10%。

“反向旅遊”爲何受到人們的歡迎?這種旅行方式到底在“反”什麼?

既想走出家門去看看,又不想節假日到熱門景區“罰站”,“反向旅遊”近年來不斷“出圈”。相對於傳統旅遊,人們是如何“反”着玩的?

反熱門,找“清靜”。在大衆選擇的傳統旅行方式中,人們喜歡在節假日去“熱門”“必打卡”的地方,認爲“不到此一遊怎麼行”。而選擇“反”着玩的人們則偏愛淡季出行,去冷門、清靜的地方。

當別人夏天在海邊拍美美的沙灘照,他們冬天安安靜靜地喂海鷗;別人夜爬泰山看日出,他們迎着朝陽拾級上;別人在著名景區前排長隊,他們在僻靜的小河邊躲清閒……今年“十一”,近三成遊客把機票定在了假期前,節後第一個週末出遊訂單較9月同期環比增長10%。

躲開熱門景點的人山人海,“反向旅遊”的人們更愛“獨闢蹊徑”:有人發掘了北京寶藏景點白瀑寺,這裡的巨型馬頭觀音塑像氣勢磅礴;有人在青州井塘古村裡,悠閒地撫摸石頭房,聽上一段“衡王嫁女”的傳說;有人在青島嶗山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發現了很出片的“神仙洞”,也有人摸到了平度大澤山上的“山神石”……

青島 平度大澤山上的“山神石” 圖源:小紅書網友

反計劃,隨意行。不必提前三五十天做攻略,也不用“跟團”慌慌張張跑景區,“反向旅遊”的人們主打一個“不計劃、不趕趟、不打卡”“說走就走、有啥吃啥、走哪看哪”。沒有“下一站”了就找個路人現打聽,餓了就在路邊小攤上嚐嚐當地人的手藝,累了就躺在酒店裡睡大覺。

今年“十一”假期,“享受酒店”成爲新的“反向旅遊”方式。選擇一個陌生的城市,住進當地賓館,買了零食、點好外賣,鬆鬆散散地躺在牀上看投影。

住賓館,點外賣,成爲年輕人“反向旅遊”的一種方式 圖源: 小紅書網友

反雷同,尋個性。與大多數遊客慕名去逛當地的“網紅街”、吃特色小吃、買文創產品不同,“反向旅遊”的人們會轉身走進偏僻的小巷“尋幽探勝”。

例如,來到本地人扎堆的菜市場,學兩句當地方言“討價還價”,聽在巷口聊天、下棋的大爺大媽們講當地民俗、市井故事,一天下來,別有情趣,頗多收穫。

常有人調侃,旅行就是從自己待膩的地方到別人待膩的地方。當人們避開“人從衆”,是什麼讓大家覺得“反”着玩也有意思?

Get“鬆弛感”。“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XX”已經逐漸吹不進新一代遊客心裡,人們正試圖讓自己變爲“一陣風”——尋找能獲得鬆弛感的旅行方式。 選擇“反向”,讓更鬆散的行程安排、更自由的旅行節奏、更新鮮的遊玩體驗,代替“打卡”的執念,卸掉緊張的情緒,在“反着走”“慢慢來”中感受一座城市的魅力,收穫旅行的意義。這或許就是 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中所定義的“真正的旅行”——旅者的心靈與旅行地之間的共通和默契。

山西隰縣小西天保存了大量精美的懸塑和彩繪,吸引人們前往打卡 圖源:央視新聞

更具性價比。縣城也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豐富多樣的文旅活動;節前節後部分熱門目的地機票價格低至1到2折;一些地方的賓館不僅價格平易近人,還建在風景優美的地方,入住體驗不輸奢牌酒店。“不是XX遊不起,而是反向更有性價比”,花更少的錢,也能獲得旅行的快樂,可謂是“機智旅行”;若是再遇見意料之外的風景、邂逅志同道合的“驢友”,那就更是“賺到”了。

被“種草”進心坎裡。“反向旅遊”成爲風尚、“冷門小城”令人心動,離不開社交媒體的“種草”。一首歌、一個梗、一面牆、一道菜……互聯網上各類“種草”圖文、視頻讓青海海東、吉林延吉、黑龍江鶴崗、山東曹縣等小城爲人所知。遊戲中精美的古建築所蘊含的“國潮”文化,吸引人們奔赴山西隰縣小西天景區;頭戴簪花、遊蟳埔村,人美景美的閩南古村令人嚮往。電影遊戲取景地、明星打卡地等標籤讓人們發現“冷門小城”也有新鮮好玩之處。

“反向旅遊”雖然美好,但也有不少人踩坑。在網友推薦的“冷門城市擠哭”;去的地方太“冷門”,基礎設施不完備、服務跟不上,體驗感不佳。

我們該如何看待“反向旅遊”?“反向旅遊”又給旅遊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思考?

把握“反向機遇”,讓“反向”變“正向”。

“反向旅遊”的風,給了一些冷門景區更多成爲“熱門”的機會,只要把握好“風向”,“反向”就可能成“正向”。

在“村超”出圈前,很少有人認識貴州的榕江縣。當賽場上“倒掛金鉤”“彩虹過人”等精彩瞬間網絡刷屏,侗族大歌、民族舞蹈帶熱場下氛圍,榕江縣吸引了國內外遊客的目光。今年“十一”假期,該縣共接待遊客49.8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02億元。

9月28日,“發現中國之美·相約貴州村超”國際友誼賽舉行,榕江縣侗族大歌隊的演員們在“村超”足球場上表演 圖源:新華社

對於非傳統熱門景區、城市,要實現“冷門不冷”“淡季不淡”,不僅要深挖、保護本地風土特色,利用網絡平臺展示自己的獨特魅力,爲自己“造熱度”;更要靠着長期規劃、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補齊服務短板、豐富自身文旅內涵,打造長久口碑,讓遊客願意留下、願意“回頭”。

抓住“反向心理”,用“xin”塑造旅遊資源。

避熱就冷的“反向旅遊”,並不意味着遊客對大城市和傳統熱門景點不再感興趣,它折射出遊客對更舒適、個性化、多元化、高品質旅遊體驗的追求。因此,對旅遊市場來說把握好遊客的“反向心理”,精準滿足遊客需求要做到兩個“從xin”。

“從新”——爬山看水是傳統,跟着NPC的劇本沉浸式爬山更relax;博物館看文物是傳統,帶上VR設備看文物動起來更有趣;在沙灘上與海水親密接觸是常規操作,登上游船出海則能收穫全新的親水體驗……用技術手段、人文方式創新文旅產品,給遊客更新鮮的文旅體驗。

在青島,乘船出海,感受大海的遼闊(資料圖)

“從心”——一首《早安隆回》抓住了遊客的耳朵,一碗天水麻辣燙抓住了遊客的胃,一部《我的阿勒泰》吸引了遊客的眼睛……而它們最終都觸動了遊客的內心。有些時候不是城市本身擁有的就是遊客喜愛的,城市引以爲豪的不一定都能吸引遊客,遊客“心之所繫、意之所向”纔是“正確方向”,要善於研究當下遊客的內心需求,投其所好,供其所要。

下一次旅行,你會向何方邁出腳步?無論去哪,請盡情享受旅途中的每一刻,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和滿足。

丨聲明:本文來源於青島宣傳,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及時聯繫小編,我們會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歡迎投稿

郵箱:qingdaolvyou2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