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穩健樂團工作 旅歐小提琴家張景婷翻新自我

曾擔任深圳交響樂團首席、歷史悠久的德國慕尼黑愛樂團員,同時還是巴黎高等音樂院的高材生旅歐小提琴張景婷,隻身闖蕩國際樂壇並不容易,但她近年放棄穩健的樂團工作,期許自己能更上一層樓。(新象藝術提供)

曾擔任深圳交響樂團首席、歷史悠久的德國慕尼黑愛樂團員,同時還是巴黎高等音樂院的高材生,旅歐小提琴家張景婷,隻身闖蕩國際樂壇並不容易,但她近年放棄穩健的樂團工作,期許自己能更上一層樓,她表示,「我很想再探索自己的潛力,希望自己能更進步。」

張景婷表示,歐洲生活和樂團經驗帶給她許多成長,「亞洲人的想法比較含蓄、迂迴,我必須練習讓大家聽見自己的聲音。」張景婷說,在歐洲生活的一切,都必須靠自己爭取,特別是女性,「必須要很有個性,展現出多元特質,讓當地人信服,一個不是源自歐洲文化血統的人,如何理解他們的音樂。」

張景婷出生於1986年,是基隆人父親長榮交響樂團團長逸士母親鋼琴老師,有喜歡音樂的爸爸媽媽,她自小也在音樂的環境中成長,先學鋼琴,再學小提琴,17歲那年闖蕩法國巴黎,18歲考上頂尖的巴黎高等音樂院深造,之後再到德國就讀慕尼黑音樂院,取得最高演奏文憑,後來考上慕尼黑愛樂,擔任團圓,之後又考取深圳交響樂團,擔任首席。2019年返臺。

張景婷表示,「媽媽爲我選擇小提琴這項樂器,是因爲這是一項能表現個人強烈性格的樂器,有很豐富華麗的特質,我也很喜歡小提琴的音色凝聚力很高。」

而在法國求學的日子,自由的學風,則是讓張景婷在音樂的演奏上更放得開,「法國的學習氣氛,希望學生可以自由發揮個性,但是要建立在深厚的音樂基礎。」音樂上的性格與個人鮮明特質發揮,近期張景婷將演奏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她將融合兩者,與聽衆分享。演出將於5月16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