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6大措施公佈 新北停辦室內100人、室外500人活動

社區現感染源不明個案 疫情警戒升至二級 6大措施公佈。示意圖指揮官陳時中與行政院長蘇貞昌等人。(劉宗龍攝)

疫情警戒提升至第二級,集會活動營業個人及外出皆受管制。(指揮中心提供)

國內今日新增7名本土案例,其中6人感染源待釐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佈防疫升級,自即日起至6月8日共4周,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將推動6種管制措施,包括嚴格開罰未戴口罩者,停辦室外500人以上、室內100人以上的活動等。

由於疫情警戒升至二級,許多活動也相繼提前結束,或延後新北市長侯友宜宣佈,停辦室內100人以上,室外500人以上集會活動,原訂展演至5月22日之「碧潭水舞」提前至5月11日落幕,另外,原訂於5月22日至6月6日每週六日舉辦之「新北市河海音樂季淡水漁人舞臺」延後辦理,確切延辦日期將視後續疫情走向另行宣佈。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原本臺灣屬於社區感染的邊緣,但因近期出現感染源不明本土病例,宣佈國內進入第二級「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階段,進入社區感染時間,實施的日期到6月8日共四周,剛好兩個循環,將推動6種管制措施。

陳時中表示,未配合口罩規定者可予以開罰,停辦室外500人以上,室內100人以上之集會活動,集會活動需落實確保民衆維持社交距離全程佩戴口罩/使用 隔板,並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消毒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措施,否則應暫緩辦理。

營業場所啓動人流管制作業無法落實各項防疫措施者應暫停營業必要時,強制關閉休閒娛樂相關之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

指揮中心將疫情警戒標準分爲四個階段,分別是一、出現境外移入導致的零星社區感染。二、出現感染源不明的本土個案。三、單週出現3件以上社區羣聚或1天確診10名以上感染源不明的本土個案。四是14天內平均每日確診達100例,且一半以上找不到感染源。

依據疫情警戒標準,單週出現3件以上社區羣聚,就會進入下個階段。對於會不會做好再升級的準備,陳時中表示,會照着這樣的分級走,但也要評估規模和風險,請專家來定案

第一,民衆應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在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民衆須依規定全程佩戴口罩,未遵守規定且勸導不聽者將嚴格開罰。

第二,所有集會活動需落實確保民衆維持社交距離或全程佩戴口罩/使用隔板,並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消毒、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措施,否則應暫緩辦理。

第三,原則上停辦室外 500 人以上,室內 100 人以上之集會活動,但若能採固定座位且爲梅花座、實聯制、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得提報防疫計劃報請地方主管機構覈准後實施。

第四,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應確保民衆維持社交距離或全程佩戴口罩/使用隔板,並建立實聯制,執行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環境清消、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防疫措施;無法落實前述措施之場所應暫停營業。必要時,將強制關閉休閒娛樂相關之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

第五,餐飲業應落實「用餐實聯制」、環境定期清潔/消毒,從業人員佩戴口罩、勤洗手,並協助顧客測體溫、手部消毒、公筷母匙等個人防護措施;非特定對象並桌共餐時,需維持適當區隔/使用隔板;無法落實前述措施之業者,建議民衆外帶用餐。

第六,雙鐵臺鐵高鐵)、客運大衆運輸禁止飲食;5月15日起,雙鐵城際列車站票

指揮中心提醒民衆,以上措施將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地方政府加強督導稽查,請民衆務必配合,共同嚴守社區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