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魚塭變食堂 邀野鳥吃Buffet

雲林縣麥寮鄉生態保育人士藉由廢棄魚塭放養魚類,打造「野鳥長青食堂」。(吳明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麥寮鄉濁水溪出海口綠地吸引東方白鸛、黑面琵鷺珍鳥停駐,但生態保育人士發現有人到出海口捕魚、抓野鼠野兔,導致野鳥食物不足並打擾棲息,因此與漁民在出海口周邊廢棄魚塭放養魚只,由第四河川管制河牀進出道路,打造安全舒適的「野鳥長青食堂」。

濁水溪揚塵防治計劃實施多年有成,大面積沙地變綠地,不過,今年10月連續多起濁水溪出海口綠地火災,燒燬近百公頃綠地,加上發現多處違法捕鳥網,引發地方環境生態保護的重視,廣召志工進行一系列綠地保護與生態維護。

河川局管制進出道路

麥仔簝文化協會負責人吳明宜表示,濁水溪出海口鳥類生態非常豐富,有各種留鳥候鳥,包括罕見鳥類沙丘鶴、瀕危鳥類東方白鸛,以及黑面琵鷺、東方澤𫛭等珍鳥,爲避免人爲因素導致鳥類食物短缺,決定開設「野鳥長青食堂」。

養殖業者免費放養魚

由於濁水溪出海口周邊有許多廢棄魚塭,吳明宜請麥寮鄉中興村長許再發協助,在魚塭放養被淘汰的吳郭魚等魚類,9日起至今已放養200多臺斤,未來還會持續放養,讓野鳥們盡情大快朵頤。

許再發表示,他本身從事吳郭魚養殖,每當要清空魚塭整地時,總會發現不少漏網之魚,以往全都送給親友,而在得知野鳥們需要食物,便免費把這些魚只抓到出海口的廢棄魚塭放養,其他養殖業者知道後也共襄盛舉,一起爲濁水溪的河口生態盡一份心力

吳明宜指出,第四河川局爲避免河牀生態遭人爲破壞,已請保全人員全天候在濁水溪出海口進出道路進行管制,並呼籲在地民衆移工不要到出海口與野鳥們搶食,一起保護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