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建築「戴」着走 成大學生林百貨穿上身

▲成學生將林百貨臺南傳統建築「穿」在身上。(圖/成大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歷史在臺南留下許多傳統建築,成功大學C-HUB(成大創意基地)學生以臺南文創大道及林百貨(五層樓)爲主題做創意發想、瓦楞紙做爲素材,將臺南特色建築、地標故事穿戴上身,視覺效果搶眼,內涵豐富,讓人看見臺南豐厚的歷史人文及其爲創新、創意所帶來的養份。C-HUB以文創大道及林百貨爲主題辦理「創意工作坊」,成大學生外,臺南應用科大、南臺科技大學及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學生也共同參與,作品在12月將以公開遊行方式呈現。工作坊共有48位學生參與,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跨校討論激盪並實作,作品包括鴨母朱一貴事件的「狂小鴨」、將府城建築穿戴上身的「府城建築大賞」、回顧昔日摩登風情的「臺南五港情」、呈現五條港時期貿易繁榮的「府看五港通商」、展現藥材醫療的「醫史」等五件。「府城建築大賞」系以瓦楞紙來呈現五條港店家建築、林百貨等建築特色。成大工設系大一生謝佩錡說,自己從神農街傳統店家建築與窗花等得到創作靈感與元素,希望藉將建築穿上身的方式,邀大家一起來感受古都臺南的歷史與記憶。成大生命科學系大二生尤威理也是府城建大賞作品羣作者之一,他因喜愛設計而修習規劃與設計學院開設的基礎設計課程、參與「創意工作坊」。尤威理擷取林百貨電梯指針圖案,做爲瓦楞帽的圖案,以藍、白色彩象徵臺南晴朗天空權杖頂端的圖案構想來自於鳳凰花;他說,希望藉由將建築特色融入瓦楞紙衣的方式榮耀先民。狂小鴨,取自朱一貴故事,講鴨母王朱一貴指揮鴨子兵的民間故事,成大學生以瓦楞紙製作可愛鴨子裝,爲傳統民間故事帶來視覺上的趣味,擺脫傳統的刻板,讓人忍不住想進一步探究與朱一貴相關的人事物;另外,也有成大學生以瓦楞紙製作可滑行的滑板車造型亦有着建築意象與元素;「創意工作坊」所有作品,都讓人看見文化對創意發想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