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赴日下一步? 歐盟抗老美霸權 傳找上臺積電、三星

傳歐盟找上臺積電赴歐盟投資。(圖/達志影像)

日前傳出歐洲等17日國將在未來2至3年內投資1450億歐元(約新臺幣5兆元)研究半導體技術,建立起歐洲獨有的先進的晶片設計以及產能,不僅讓歐洲在半導體產業有更重份量,也打算對抗美國實施實體清單等貿易禁令,傷害歐洲企業商業利益。據外媒報導,歐盟可能會邀請積電三星電子赴歐投資設廠

汽車產業隨着大陸經濟強勁復甦,車用晶片需求爆量,但晶圓代工廠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以及力積電在原有產能滿載下,難以額外提供新產能給這些廠商全球陷入車用晶片荒。此外,在全球因疫情肆虐,加速數位經濟轉型下,半導體需求不斷上揚,目前擁有先進製程技術的就屬臺積電、三星電子,以及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但英特爾7奈米制程研發受阻,更彰顯臺韓半導體對於全球科技產業發展重要性

外國財經媒體報導,歐盟有意在歐洲建立先進技術的半導體生產廠,避免相關技術過度依賴美國、亞洲消息指出,法國政府官員在11日的記者會上提到,臺積電與三星電子都有可能參加計劃,但目前還沒有做出任何決定。歐盟打算讓生產10奈米制程,甚至在2奈米制程生產線留在歐洲本土,避免對臺灣等擁有半導體先進技術的依賴,這些晶片將用於生產5G無線系統、自駕車以及高效能運算(HPC)等應用領域。

對於這項消息,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三星電子未立即迴應,臺積電發言人則是提到,只要是晶圓代工廠地點的選擇,該公司都會考慮諸多因素,包括客戶需求等,臺積電不會排除任何可能,但目前沒有確切的計劃。

臺積電去年5月就宣佈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投資,用以生產5奈米制程,將在2021年至2029年投入120億美元,預計在2024年量產。至於小年夜前一日召開的臺積電董事會則是決議,將在日本成立子公司,用以3DIC材料研究,實收資本額不超過186億日圓

臺積電的先進技術獲得全球各國肯定,無疑是臺灣之光,但就跟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述,臺積電在平和時期作爲全球供應鏈一環就好,但在亂世之下,將成爲兵家必爭之地,各國爲了確保晶片來源不會受到地緣政治衝擊,紛紛要求擁有先進技術的半導體公司在本土另開一條生產線,讓21世紀石油有同等戰略地位的半導體不會斷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