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茨年度信:新冠疫情預計造成28萬億美元經濟損失

(原標題:蓋茨年度信:預防下一次全球流行病需每年數百億美元的投入)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預防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病需要每年數百億美元的投入……但是請不要忘記,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預計會造成28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2021年1月27日,比爾·蓋茨 (Bill Gates)和梅琳達·蓋茨(Melinda Gates)夫婦發佈了他們的2021年度公開信《這一年,全球健康與你我休慼與共》。年信中,比爾和梅琳達回顧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影響,提出對建設更好的未來至關重要的兩個議題:優先解決公平問題和防範下一場大流行病。

梅琳達寫道:“從疫情開始,我們就在提醒富裕國家謹記一點:任何一處的新冠疫情都會對整個世界構成威脅。在每個人都能接種疫苗之前,還會有一批批病患不斷出現。不平等的惡性循環也將持續下去。一切都取決於全世界能否齊心協力,保證2020年取得的科學成果能在2021年儘可能挽救更多生命。”

他們在信中指出,新冠疫情恐怕不會是我們面臨的最後一場大流行病,建議從現在開始防範下一場大流行病。 “全球花費的這數百億美元,可以節省幾十萬億美元並避免數百萬死亡,我認爲這是全世界可以買到的最好、最划算的保險了。”

“新冠肺炎奪走了人們的生命,數百萬人受到病痛的折磨,全球經濟也因此陷入嚴重的衰退。雖然復甦之路仍然漫長,但在這場抗擊病毒的戰役中,全球在開發新型檢測工具藥物和疫苗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勝利。我們相信這些工具很快就能大幅拉平疫情曲線。”

比爾和梅琳達建議,政府要繼續投資於此次疫情中不可或缺的科學工具,因爲新的突破可以幫我們在下一次抗擊新的疾病時搶佔先機。“美國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建立起足夠的檢測能力,但其實在短時間內提升快速檢測能力是有可能的。在下一次大流行病到來之前,我希望我們能建立一個全球的超大型診斷平臺,每週可以檢測多達20%的全球人口。”

他們也同時提醒,疫情加劇了業已存在的健康鴻溝,關鍵崗位工作人員、有色人種社羣、貧困人口女性受到的衝擊尤爲嚴重。他們擔心此次疫情可能會導致另一種不公平現象成爲長期問題:免疫不平等。他們呼籲全球採取包容性措施,應對新冠肺炎病毒對社會和經濟造成的不平等影響。

年信中提到,迄今爲止,蓋茨基金會爲抗擊新冠肺炎投入了17.5億美元。大多數資金都用於生產和採購重要的醫療用品。例如,爲開發單克隆抗體等新冠肺炎新型藥物的研究人員提供支持等。

以下爲全文:

寫下這封信時,我們剛剛經歷了前所未有的一年。

二十年前,我們創辦了蓋茨基金會,聚焦全球健康,希望用從微軟獲得的收益儘可能改善更多人的生活。健康是任何社會繁榮發展的基石。如果你的健康受到威脅,總是擔心染上什麼可能致命的疾病,那就很難全心投入到任何其他事情中,因爲生存和健康會成爲你的首要任務。

過去一年中,許多人第一次對此有了切身體會。現在,我們做出任何一個決定之前都要考慮一個新的因素:如何將感染或傳播新冠肺炎的風險降到最低?

這封信可能會被一些流行病學家讀到,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猜想大家都在過去一年被迫學習了一套全新的詞彙,並努力調整,以適應這樣的生活,比如“社交距離”、“拉平曲線”和某種病毒的“R0值”,等等。(對於正在讀這封信的各位流行病學家來說,你們恐怕從來不會相信自己的同事安東尼?福奇竟然登上了時尚雜誌《InStyle》的封面。)

撰寫去年的年信時,世界纔剛剛開始瞭解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可能造成的嚴重影響。儘管我們基金會一直對全球暴發大流行病的可能保持警惕——尤其在西非埃博拉疫情之後——但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各地的經濟、就業、教育和社會生活造成的衝擊之大還是讓我們始料未及。

在第一次聽到“新冠肺炎(COVID-19)”這個詞僅僅數週之後,我們就關閉了基金會在各地的辦公室,與全球幾十億人一起開始適應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對我們而言,日子變成了一次次視頻會議、一條條令人擔憂的新聞推送和一頓頓微波快餐組成的混沌時光。

但和疫情對其他人造成的影響相比,我們倆所做的妥協簡直微不足道。新冠肺炎奪走了人們的生命,數百萬人受到了病痛的折磨,全球經濟也因此陷入嚴重的衰退。15億兒童被迫停課,有些孩子甚至再無可能回到課堂。堅守在關鍵崗位的工作人員做着常人難以想象的工作,他們自己和家人都承受着巨大的風險。壓力和隔離對心理健康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每個國家都有許多家庭遺憾地錯過了許多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畢業典禮、婚禮,甚至是葬禮。(我們的父親,老比爾·蓋茨,在去年9月去世了,我們卻不能聚在一起悼念他,讓這場離別倍添感傷。)

■ 在關閉學校的政策方面,國家或地區內部可能存在差異。如果國家下屬某些地區要求停課,則將該國標記爲“要求停課(僅某些層級)” / Our World in Data

過去幾個月可能會在歷史上留下沉重的一筆,這是整個疫情期間最痛苦的一段時間,但希望就在眼前。雖然復甦之路仍然漫長,但在這場抗擊病毒的戰役中,全球在開發新型檢測工具、藥物和疫苗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勝利。我們相信這些工具很快便能大幅拉平疫情曲線。

此時此刻,我們不禁想起溫斯頓·丘吉爾的一句話。1942年秋,英國在對納粹德國的一場戰役中取得勝利。丘吉爾認爲這是戰爭的轉折點,在爲紀念這場勝利發表的著名演講中,他發出了警告:“這不是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序章,但這可能是序章的結束。”

而就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而言,我們樂觀地相信“序章的結束”就在眼前。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爲了走到今天,全世界在公共衛生方面做出了史無前例的努力,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員、醫護人員、商業領袖、基層組織人員、宗教團體和許多其他各界人士正在以全新的方式通力協作。

這種合作至關重要,因爲當我們面臨這種全球危機時,我們不希望看到企業的決策僅僅出於商業利益的考量,也不願看到各國政府只顧狹隘地保護本國公民。我們需要的,是不同的人羣和利益團體以良善之心聚四方之力,以團結合作謀人類福祉。

慈善事業可以促成這樣的合作。蓋茨基金會在傳染病方面已經有二十年的工作經驗,我們與世界衛生組織、公共衛生專家、政府和私營部門都保持着長期、深入的合作關係。同時,由於蓋茨基金會着重關注全球最貧困人口所面臨的挑戰,我們也深知世界需要充分考慮到低收入國家的獨特需求,這一點尤爲重要。

迄今爲止,蓋茨基金會已經爲抗擊新冠肺炎投入了17.5億美元。大多數資金都用於生產和採購重要的醫療用品。例如,我們爲開發單克隆抗體等新冠肺炎新型藥物的研究人員提供支持。我們還與合作伙伴攜手,確保這些藥物的配方能方便它們在最貧窮的地區運送和使用,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受益。

我們還支持研發和交付安全有效的新冠肺炎疫苗。在過去的20年間,我們提供資源支持了11種疫苗的研發,這些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驗證。我們的合作伙伴正將在此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應用於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工作中。

當你讀到這封信的時候,你或者你身邊的一些人可能已經接種了新冠肺炎疫苗。我們認爲,這些疫苗能如此快速地問世是十分了不起的——因爲僅僅在2020年初,人們對新冠肺炎的病原體還幾乎一無所知,而驗證一款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需要遵循非常嚴格的流程。(大家一定要明白,雖然這些疫苗的研發被提速了,但還需要遵循嚴格的審評才能最終獲批。)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企業能獨立實現這一目標。世界各地的資助方慷慨解囊,競爭對手共享研究成果,而全球多年以來對科技的投資開啓了疫苗開發的新紀元,這一切讓每位參與者都能把握先機。如果新冠病毒不是在2019年、而是2009年出現,那疫苗的研發過程會漫長許多。

當然,在實驗室中開發安全有效的疫苗還只是一切的開始。因爲全世界需要數十億劑的疫苗才能保護所有人免受這種疾病的威脅,所以我們幫助合作伙伴探索如何能夠在研發疫苗的過程中同步推動後續的生產工作(通常來說,這個過程是有先後順序的)。

現在,我們需要從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其他高風險人羣開始,讓世界上每個有需要的人都得到這些疫苗。蓋茨基金會之前也與疫苗生產企業和夥伴合作,以低廉的價格大規模交付其他疫苗(包括通過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向低收入國家的8.22億兒童提供疫苗),而我們在交付新冠肺炎疫苗時也採取了相同的方式。

我們的基金會和合作夥伴也在以其他方式應對新冠肺炎帶來的挑戰。2006年,我們的好朋友沃倫·巴菲特將他的大部分財產捐給基金會,讓我們的資源翻了一倍。他那時督促我們聚焦於那些對達成我們的使命至關重要的核心問題。抗擊新冠肺炎無疑是2020年全球健康事業中的一個關鍵工作,但它絕不是我們去年唯一的工作。我們的同事們在基金會的各個項目領域都在積極推動進展。

受疫情影響,通過舉辦一次活動向大批民衆集中發放蚊帳的做法不太安全,因此瘧疾團隊需要重新考慮怎樣分發蚊帳。我們還幫助合作伙伴瞭解新冠肺炎對孕婦和嬰兒的影響,並保證他們能持續獲得必需的醫療服務。

我們在教育領域的合作伙伴則幫助教師進行調整,讓他們習慣通過筆記本電腦進行遠程教學。換句話說,我們仍然在向着基金會成立以來的既定願景邁進:讓世界上每個人都有機會過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

如果有什麼理由可以讓我們對疫情後的世界保持樂觀,那就是:雖然疫情迫使很多人去學習全新的詞彙,它也爲老生常談的“全球健康”賦予了全新的含義。過去,“全球健康”很少真正用於描述全球各個地區每個人的健康狀況。實際上,富裕國家的人們常常會用這個詞指代貧困國家人口的健康狀況,雖然形容這一情況更準確的用詞或許應該是“發展中國家健康”。但這種情況在去年發生了改變。2020年,全球健康和本土健康融爲一體。面對無視國界或地理邊界的病毒,富裕國家和貧窮國家之間人爲設置的區隔瞬間坍塌。

我們親眼見證了這樣一幕:一種你聞所未聞的疾病在某個你或許從未踏足的地方暴發,迅速地形成一場你身邊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像新冠肺炎這樣的病毒提醒着我們,無論我們有多麼不同,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被微生物和微粒組成的微觀網絡緊緊相連——無論你願不願意接受,我們都在一條船上。我們希望去年一起走過的經歷能深遠地改變人們對全球健康的看法,也讓富裕國家的人們看到,對全球健康的投資不僅能惠及低收入國家的人民,更能讓所有人受益。我們非常興奮地看到美國最新的新冠肺炎援助計劃涵蓋了一項40億美元的投入,用於支持全球疫苗免疫聯盟。這類投資能讓我們在應對下一次全球挑戰時準備得更好。

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我們父母那一代的決定性事件,我們正在經歷的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也將重新定義我們這代人的生活。二戰促使各國加強合作,維護和平、實現共同利益。現在,我們也有機會將應對這場疫情危機中來之不易的經驗教訓轉化成一個人人更加健康和平等的未來。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們將闡述對構建一個更加美好未來至關重要的兩個領域:優先解決公平問題,和爲下一場大流行病做好準備。

疫情結束時,

我們在公平問題上能比以前有所進步麼?

梅琳達:過去一年我最懷念的事情就是去實地看看我們基金會的工作情況。我家到處都能看到我在這些旅程中遇見的女性的照片。即使現在在家辦公,我也能時常看到她們的面孔。

我常常在想她們眼中的疫情是怎樣的,她們又在如何應對。在與世界各地的專家和領導者視頻通話時,我也會想象這些對話中做出的決策將如何影響這些女性和她們的家人。她們時刻提醒我,在新冠疫情的全球應對行動中不能讓任何人掉隊。

從艾滋病到寨卡病毒再到埃博拉,這些疾病的暴發都呈現出一種殘酷的模式。它們對一些人的傷害遠大於其他人,而受到最大沖擊的往往是同一羣人。在它們影響整個社會的同時,還會加劇原本就已存在的不平等。

新冠肺炎造成的影響也是如此。資源匱乏的人羣比資源豐沛的人羣受到疫情的衝擊更大;關鍵崗位的工作人員比可以居家辦公的人面臨更大風險;無法上網的學生比能夠遠程學習的學生在課業上落後更多。在美國,有色人種的患病和死亡率都更高。而在世界各地,那些一直在爲生命的權力和影響力而抗爭的女性眼看着過去幾十年取得的微小進步在短短几個月內便付之一炬。

蓋茨基金會自疫情伊始便與美國及世界各地的夥伴通力協作,應對新冠肺炎對社會和經濟造成的不平等,並阻止早已存在的不平等問題進一步加劇。

在美國,我們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的很多努力與我們推動種族平等的工作息息相關。例如,數據顯示,美國黑人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是白人的三倍,並且他們更有可能生活在缺乏新冠肺炎檢測能力的地區。爲滿足當地社區的檢測需求,蓋茨基金會與傳統黑人學院和大學合作,提高校園內的新冠診斷檢測能力。

我們還通過其他方式,包括基金會在美國教育領域的工作,應對疫情對有色人種造成的不平等影響。我們擔心各個年級的學生都可能落下課業(去年春天學校停課時,學生平均失去了幾個月的學習時間),但我們尤其擔心新冠疫情會加劇高等教育中長期存在的壁壘,特別是對於黑人、拉丁裔和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大學畢業生終生收入的中位數是高中畢業生的兩倍,因此這一問題會對這些年輕人產生深遠的影響。

爲幫助學生克服新冠疫情造成的阻礙,蓋茨基金會擴大了與三個組織的合作關係,它們一直以來都在利用數字工具幫助學生堅持學習並取得大學學位。我們認爲這些組織正在探索的模式和方法會在疫情後繼續爲學生們帶來更多機會。

談到美國以外的工作,我的主要工作重點是呼籲世界領導人在應對新冠疫情時應重點考慮女性。這場疫情和由其造成的衰退對女性的影響更大。如果政府忽略這個事實,這場危機還會進一步延長,經濟復甦的延緩也勢必影響每一個人。

例如,由於去年經濟停擺,低收入國家的數億人口需要政府的幫助才能勉強度日。但諷刺的是,政府常常會對最迫切需要這些經濟援助的女性視而不見。向沒有繳稅記錄、缺少正式身份證明,或沒有手機的女性安全快捷地轉賬匯款非常困難。

除非這些金融系統是專門爲女性設計的,否則很可能忽視她們的需求,將她們進一步推向經濟體系的邊緣。我們的基金會還與世界銀行合作,幫助各國克服障礙,建立起真正考慮到女性需求的數字轉賬項目。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我們正在支持設計針對女性和低收入工作者的經濟應對計劃。在中低收入國家,最貧窮的人通常是非正規部門的個體經營者,例如農民或街頭小販。政策制定者常常忽視這些人,而傳統的經濟刺激措施也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稅費減免措施無法幫助那些不納稅的人,而給自己打工的人又如何實現帶薪休假呢?)蓋茨基金會也在資助研究政府如何通過優先採取現金資助、食品救濟與延付租金和水電費等措施,來修補社會保障體系中的漏洞。

去年,女性無償勞動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我在過去的年信裡也談到了這個問題。現在,幾十億人都隔離在家,對做飯、打掃、育兒等無償護理工作的需求激增。女性已經承擔了其中四分之三的工作。疫情之中,她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這類工作雖然是無償的,但卻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全球範圍內,女性無償護理工作每增加2小時,就會使得女性勞動參與率降低10%。在政府重振經濟之時,我們也應該開始將育兒視作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像修建道路和鋪設光纜一樣值得資助。長遠看來,這有利於創建更具生產力和包容性的後疫情經濟。

然而,比爾和我最爲擔心的是,這場疫情不僅會暴露很多已經存在的不平等,還會引發一個全新的問題:免疫不平等,即未來只有最富裕的人可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而其他人卻無法接種。

富裕國家早在數月之前就已經開始大量預購疫苗,確保這些疫苗獲批後能立即爲其公民接種。從目前狀況看來,中低收入國家在未來一年內只能爲其五分之一的人口提供疫苗。在一個全球健康與本土健康融爲一體的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爲此深感擔憂。從疫情開始,我們就在提醒富裕國家謹記一點:任何一處的新冠疫情都會對整個世界構成威脅。在每個人都能接種疫苗之前,還會有一批批病患不斷出現。這些病患羣體會擴大、蔓延。學校和企業會再度停工停學。不平等的惡性循環也將持續下去。一切都取決於全世界能否齊心協力,保證2020年取得的科學成果能在2021年儘可能挽救更多生命。

此類關乎人類存亡的危機會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隨着這些歷史性時刻應運而生的解決方案也必將產生漣漪效應。包容性的應對措施不僅能挽救生命、改善生計,還能爲建設一個更強大、更平等、更堅韌的後疫情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

防範下一場大流行病,並非言之過早

比爾:我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世界何時會恢復正常。我理解爲什麼大家會問這個問題。我們都想回到新冠疫情之前的世界。但是有一個領域我希望我們永遠不要回到過去,那就是我們對於大流行病的輕敵自滿。

殘酷的現實是,新冠疫情恐怕不會是我們面臨的最後一場大流行病。我們不知道下一次疫情何時到來,也不知道它是一種流感、冠狀病毒還是其他前所未見的新疾病。但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不能再被打得措手不及。除非全世界行動起來,防患於未然,否則下一場大流行病的威脅依然會籠罩人類。

所幸,我們可以在傳染病暴發前未雨綢繆。儘管世界在很多方面都沒能爲新冠疫情做好充足準備,但我們依然受益於過去抗擊其他傳染病的經驗。例如,埃博拉疫情讓我們認識到需要加速新疫苗的研發。因此,蓋茨基金會與政府和其他資助者合作,創立了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CEPI資助了多個新冠候選疫苗的研發,包括Moderna研發的疫苗以及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AstraZeneca)合作研製的疫苗。CEPI也深度參與了梅琳達提到的疫苗公平分配的工作。

爲了防止去年的艱難形勢重演,我們必須像對待戰爭威脅那樣重視大流行病的防範工作。世界必須加倍投資於研發和像CEPI這樣有助於抗擊新冠疫情的組織,並且需要加強建設我們尚未具備的能力。

預防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病需要每年數百億美元的投入,這確實是一筆龐大的開銷。但是請不要忘記,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預計會造成28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全球花費的這數百億美元,可以節省幾十萬億美元並避免數百萬死亡,我認爲這是全世界可以買到的最好、最划算的保險了。

這筆投資大部分來自富裕國家。中低收入國家和我們這樣的基金會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是高收入國家的政府更需要帶頭行動,因爲他們將因此受益良多。如果你來自富裕國家,那你的政府爲全球流行病防範工作做出的巨大貢獻也將惠及於你。正如梅琳達提到的,世界上任何一處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整個世界都會受到威脅;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病也是一樣。用於切斷病毒傳播的工具和系統需要在全球普及,包括在那些中低收入國家。

首先,政府要繼續投資於此次疫情中不可或缺的科學工具——即便是在我們戰勝新冠肺炎疫情以後。新的突破可以幫我們在下一次抗擊新的疾病時搶佔先機。美國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建立起足夠的檢測能力,但其實在短時間內提升快速檢測能力是有可能的。在下一次大流行病到來之前,我希望我們能建立一個全球的超大型診斷平臺,每週可以檢測多達20%的全球人口。

我相信下次面對大流行病時,我們會有更好的治療方法。單克隆抗體是新冠療法裡最被寄予厚望的治療方法之一。如果病人能夠及時獲得這種治療,死亡率就有望下降80%。

十多年來,蓋茨基金會一直在資助單克隆抗體療法的研究,探尋其治療流感和瘧疾的潛能。這些抗體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而其劣勢在於研發和生產非常耗時。我們恐怕還需要五年的時間改進技術,才能快速將其應用於抗擊新的病原體上。

未來五年,我們研發新疫苗的能力也會突飛猛進——這主要得益於新冠肺炎mRNA疫苗的研發成功。我在自己的年度總結《2021,世界勢必取得進步》一文中詳細地介紹過mRNA疫苗。簡單而言,mRNA疫苗屬於一種新型疫苗,它可以給人的身體發出指令,教會它如何抵禦一種病原體。儘管基金會自2014年起就一直在資助這一新技術平臺的研究,但直到上個月纔有一種mRNA疫苗首次獲批。這次疫情大大加速了mRNA疫苗平臺 的研發進程。

正如我相信檢測方法和單克隆抗體療法將取得巨大進展一樣,我認爲在未來5-10年間,mRNA疫苗的研發速度會更快,生產更易規模化,儲存性能更穩定。這對於未來的全球大流行病以及其他全球健康挑戰來說都是巨大的突破。mRNA疫苗的技術平臺在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等疾病防治研究領域也存在很大的潛力。也許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進展將會成爲我們終結這些致命疾病的利器。

要防範全球大流行病,光靠科學工具是不夠的。全球還需要可以實時監測危險病原體的基層能力,以及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快速啓動的基層衛生力量。這方面的細節還有待考量,包括應該在哪些地點建立這種基層衛生力量,組織架構怎樣設計,等等。但我現在有一些初步的想法:

首先,我們需要在第一時間發現疾病的暴發,不管何時何地。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全球預警系統,現在我們的系統規模還不夠大。這一系統的基石是診斷測試。假設你是一名農村衛生診所的護士,你注意到咳嗽的病人比往年這個時候要多,或者病患死亡數量高於往常。於是,你做了常見病原體檢測。如果檢測結果都是陰性,你的樣本就會被送往其他地方進行測序和進一步調查。

假設你是一名農村衛生診所的護士,你注意到咳嗽的病人比往年這個時候要多,或者病患死亡數量高於往常。於是,你做了常見病原體檢測。如果檢測結果都是陰性,你的樣本就會被送往其他地方進行測序和進一步調查。

如果你的樣本被發現是某種有超級傳染力或是前所未見的病原體,傳染性疾病的應急 人員就會開始行動。這些人就好比應對大流行病的消防隊。和消防員一樣,他們是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隨時準備應對在短時間內出現的潛在危機。當沒有疫情暴發時,這些人可以進行瘧疾和脊髓灰質炎等傳染病防控方面的工作,以維持高技能水平。我估計全球共需要大約3000名應急人員。

爲了學習如何最好地使用這些應急人員,全球需要經常進行情景模擬演習,在模擬中演練、 分析、提高應對疫情暴發的能力,就像用軍事演習來提高實戰能力一樣。速度在大流行病期間是關鍵。速度越快,越能儘早切斷病毒的指數級傳播。

那些近年來抗擊過呼吸道疾病暴發的地方,比如遭遇過非典(SARS)的臺灣地區和遭遇過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的韓國,在這次疫情當中的反應速度要快過其他地區,因爲他們已經有經驗了。演習可以確保所有人在下次疫情到來時迅速展開行動。

歸根結底,我之所以樂觀地相信我們下次能夠做好準備的最重要、也是最簡單的原因是:世界已經明白應該嚴肅對待大流行病。世人已經深刻地意識到傳染性疾病可以奪去數百萬人的性命或令全球經濟陷入癱瘓。過去一年的苦難將在一代人的記憶當中留下永久的烙印。我相信所有可以確保悲劇不再重演的努力都會得到廣泛支持。我們已經看到不斷有新的大流行病防範戰略出臺,包括去年由英國主導的七國集團提出的戰略。我預計未來的數月和數年內還會涌現越來越多的舉措。

當此次新冠肺炎大流行病來襲時,世界沒有做好準備。我相信下一次會大有不同。

一個全民更健康的光明未來

在新冠肆虐的當下,還有很多人深受其害,我們很難預計疫情何時纔會終結。而當那一刻終於來臨的時候,歷史會銘記那些在疫情中涌現的卓越領導者,因爲正是他們帶領我們走出了這次危機。

我們說的“領導者”不僅包括那些負責組織政府抗疫行動的政策制定者或政府官員,也包括歷經艱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確保孩子不會落下功課的老師、家長和保育員;夜以繼日地研究如何阻止病毒的科學家和研究者;還包括那些願意多做幾份飯,讓鄰居不會捱餓的好心人。

他們展現出的領導力將帶領我們走出疫情。多虧了他們,世界才能復甦。而復甦後的世界將變得更加堅強,併爲下一次挑戰做好更充分的準備。在過去一年中,疫情幾乎威脅到了世界上的每個人。我們希望,在明年結束之前,公平、有效的抗疫舉措也可以惠及每個人。

祝福你和你的家人、朋友在這段困難的日子裡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