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民進黨精英的諍言

李武忠

媒體最新報導民衆對馬總統施政滿意度高達七成。同樣的根據新臺灣國策智庫民調顯示,有高達44.3%民衆,對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帶領國家沒有信心,認爲民進黨不僅派系惡鬥嚴重,缺乏改革視野。相信這是許多中間選民的共同心聲,值得民進黨的各派系領導人警惕。

近日來無論在國民年金改革、核四該不該停建、證所稅該不該停徵、十二年國教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該不該設立、如何確保漁民出海作業安全等等國人關心議題上,我們看不到民進黨內精英提出比國民黨更高明、更具可行性作法,讓民衆放心把政權再交給民進黨。坦白說,以目前國內政治評論節目如此氾濫,電視名嘴毒舌程度遠遠超過民進黨精英的表現,民進黨若還只停留在批評、譁衆取寵,而無法做完整的政策論述多數民衆是不會滿意的。若還存有馬英九表現太爛所以人民無可選擇必須把票投給民進黨的思維,最後總統的大夢恐怕還是一場空

兩岸關係確實是民進黨想重新取回政權的一大障礙,上次總統大選儘管馬總統表現民衆並不滿意,但是民進黨本身在刻意糢糊對兩岸關係主張以及臺商相繼表態支持兩岸應持續交流的情況下讓馬總統順利連任,也纔會讓臺灣民衆繼續受苦。遺憾的是一年過去了民進黨黨內並沒有針對兩岸政策進行大辯論尋求共識,民衆還是不清楚民進黨對兩岸未來走向的看法,以及如何佈局全球避免被鎖進中國。民進黨精英不要過度政治精算只爲安撫少數支持者取得黨內權利鬥爭的勝利而不敢勇敢表態,最終反而失去多數民衆的支持。這樣的作爲對不起爲追求臺灣民主犧牲奉獻的前輩與支持者!

基於「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選民選擇了以清廉自許的馬總統,最終還是因親信一一涉貪重創馬總統的清廉形象,讓臺灣選民大失所望。問題是身爲國家領導者喜歡搞小圈圈,整個公務體系充滿體承上意,無法抗拒官位和權力誘惑的官僚,這樣充滿「帕金森症狀官場文化,儘管經過政黨輪替但自肥與貪瀆風氣在臺灣並未稍減,民進黨有志大位者包括蘇、蔡並沒有展現出不同的用人格局(還是近親繁),如何讓選民相信他(她)有矯正這些痼疾的能力呢?

臺灣中間選民不激情他們很理性,且正在默默觀察各黨「明日之星」的表現,政黨將不再是選民投票的指標,這給了有理念、想打破舊思維的有志者一個絕佳機會,別放棄!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