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引市場熱議 多專家預測明年財政赤字率“突破路徑依賴、打破思維定式”
財聯社12月13日訊(記者 史思同)“當前政策已半隻腳邁出過去的路徑依賴,開始打破一些思維定式。”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今日在《財經》年會暨2024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直言。
昨天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一系列積極信號,明確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不過,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等挑戰。
對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提到提高赤字率、增發國債、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降準降息等方面,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分析預測,明年中國財政赤字率將接近4%,超長期特別國債不包含向國有大行注資的規模可能有2萬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可能在4.5萬億至5萬億元。
同時,邢自強也直言,以中國較強的國家資產負債表完全能夠承受較高的中央財政赤字率。不同於過去的過於量入爲出,此次會議提出要提高財政赤字率,預計明年的官方預算赤字率將會上一個臺階,甚至有可能會超過2020年提出3.7%的預算赤字率,達到4%及以上水平。
在邢自強看來,與以往趨向供給側和建設方面不同,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下階段“大力提振消費”,消費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同時,在社會保障體系的充實完善和在針對房地產市場要止跌回穩方面,中央政府也將扮演起更強的作用。
談及當前國內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汪濤指出,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國,製造業產品的出口佔全球的1/3左右,對國內經濟有着巨大的拉動作用。在此情況下,依靠出口再進一步拉動的作用非常有限,全面擴大內需是目前應對將來外部衝擊以及目前內需不振的最主要的政策。
在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看來,中國經濟在當前形勢下的最大優勢,就是龐大的、潛在的內需,以及統一的大市場。當下的重要任務,就是提升內需。
“國內內需不足最直接的原因是地方債的債務水平居高不下。”李稻葵進一步指出,化解地方債務的最優方式是增加國債,面向全世界大規模(10萬億、20萬億)增加發行國債,並快速置換出地方債。地方債的問題得到一定化解後,消費者信心也會隨之回升。
展望後續,李稻葵預計,明年隨着實體經濟逐步回升,2025年中國名義GDP增速有望高於2024年,回升到5%以上,同時股市的發展也能更爲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