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醫生一窩蜂轉戰餐飲 財經作家:臺灣窮到只剩小吃業?

臺灣薪資長期凍漲,使得創業成爲不少年輕人夢想。(圖/CFP視覺中國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近來低薪問題嚴重,大多數年輕人絕望,看不到未來,紛紛萌生「創業」念頭投身轉入門檻最低的餐飲業,不過看在財經作家狄驤眼裡,「臺灣這鬼島真的只能做吃的嗎?其他行業都要滅絕了嗎?」

財經作家狄驤日前在《商業週刊撰文表示,這幾年來,臺灣揚名國際舞臺的不再是資訊科技業,反倒是那些從路邊攤起家珍珠奶茶豬血糕等平價美食。如果連蘋果手機商品也繼續衰退下去,臺灣出口代工品沒人要,工程師醫師教授銀行主管都去賣小吃時,臺灣就要從科技島變成小吃島了。

全球唯一14A的央行總裁淮南也曾提及,臺灣低薪原因勞動需求與勞動生產力沒有提高,同時點出殘酷事實,企業大老並沒有充分把經濟成長的果實分配勞工,將成爲拖垮經濟最大隱憂。狄驤以餐飲爲例進一步分析,低薪環境以及外資不來臺投資,逼得許多人才放棄半導體學術研發等夢想,「小吃現在就像是臺灣經濟垂死的最後一口氣,當這一口氣嚥下後,臺灣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年輕人領低薪看不到未來,紛紛轉戰餐飲業,一圓創業夢。(圖/記者張一中攝)

根據財政部統計,2016年全臺灣營業人達147萬家,其中有以資訊傳播業最高,佔比12.2%,住宿及餐飲業則是歇業佔比最多的行業,以7.3%位居8大主要行業類別之冠,單是餐飲業歇業數就多達1萬365家。狄驤指出,「市場上真的太多小吃了,太多人才投入餐飲業了,再這樣下去,真的會多到賤價互砍,血流成河」。

儘管臺灣小吃躍上國際市場,也是一種臺灣之光,不過狄驤在文末強調,全世界熱錢並不會投入臺灣美食,而是聚焦在AI和機器人,以及電動車和5G產業。一旦未來恐會大量出現不用支付勞健保退休金的機器人服務生,甚至還有自動廠商下單備料等情況,都會終結臺灣目前僅剩的勞動力和產業利基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