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歐洲能源危機在於未把能源飯碗攥自己手裡
“以往被雪覆蓋的白茫茫的1號冰川,現如今山頂雪融化後露出一片黑色,山谷僅剩的雪也在流失、化掉……”在11月3日舉行的2022年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展示了一張親自拍攝的照片,揭示當前氣候變化的事實。
他表示,目前氣候變化的現實和趨勢是確定性的,可再生能源成本顯著下降也是確定性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人類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還具有不確定性,因此需要呼喚人類更確定、更積極地應對氣候變化。
杜祥琬還強調,實現“雙碳”,需要遵循先立後破原則,正確認識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不能只着眼於我國在化石能源領域“富煤、缺油,少氣”的特點,更應關注我國蘊含的豐富的太陽、風、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資源。
11月3日,2022年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發表演講。
遵循“先立後破”原則,重新認識我國能源資源稟賦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這成爲此次會上熱議的話題。
杜祥琬指出,實現“雙碳”政策性很強,需要把握好節奏,積極而又穩妥地進行,要防止兩種傾向,一種防止一刀切簡單化,同時又要防止轉型不利帶來落後和無效投資。因此,實現“雙碳”,需要遵循先立後破原則,把好事辦好,深刻推動經濟社會的變革和進步。
杜祥琬告訴記者,要理解“先立後破”,就需要正確認識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只講“富煤”“缺油”“少氣”這六個字,不能準確地描述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只能描述化石能源的資源稟賦。如果我們只認識到中國化石能源的能源資源稟賦,就會影響到我國的能源政策和戰略。
他強調稱,我國除了化石能源之外,還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而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則是我們立的資本,也是我國能源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水電爲例,我國水電開發較早,理論蘊藏量爲6.9億千瓦,目前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近4億千瓦。此外,我國可再生能源潛力較大的還有太陽能、風能,裝機容量均約 3 億千瓦,但截至目前仍未開發到技術可開發資源量的1/10。
今年5月份,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於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旨在錨定到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風、太陽能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開發,這還需要我們努力。”杜祥琬表示,資源基礎非常重要。我們可以立可再生能源,這樣立好了、立穩了,我們才能逐步減少化石能源。
如何避免“先立後破”成爲個別地方企業過度開發化石能源、拖延減碳的藉口?杜祥琬認爲“藉口”一詞本身就說明這個想法是不對的。他表示,“我們要正面地理解國家的先立後破原則,支持國家先把新能源立好,立得足夠好、足夠穩。一定要穩步轉型,逐步轉型,而這也需要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企業配合好。共同理解可持續發展的中國、高質量發展的中國,需要配合而非互相掣肘。”
杜祥琬稱,“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是長達幾十年的科學轉型過程,它呼喚深度的管理創新、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和企業參與。”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
發展可再生能源,把飯碗攥在自己手裡
據報道,自今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羅斯輸往歐洲的天然氣流量大幅削減,疊加今年夏天歐洲更乾燥的氣候,使得今年歐洲能源危機持續發酵。
杜祥琬用一句話概括稱,“(歐洲的能源危機)在於它沒有能把能源的飯碗攥在自己手裡。”他解釋說,近幾年,歐洲爲應對氣候變化,減少了煤油氣的使用;但俄烏衝突後,由於制裁俄羅斯的政策,歐洲國家的煤油氣來源成了一大問題。“爲了過好冬天,歐洲現在也不管是什麼能源了,只要別挨凍,煤炭、柴火都用起來了。”
但杜祥琬也表示,這只是短期戰術性的。從戰略性來看,歐洲國家思想也非常明確,只有從根本上發展起可再生能源,讓可再生能源充足且穩定,才能真正做到把能源的飯碗攥在自己手裡。
此外,他表示,雖然歐洲的能源問題可能會對我國進口油氣價格產生影響,但中國能源的基本面不受歐洲影響,我國能源80%是靠自己。
針對這種情況,杜祥琬認爲,這一點也是我們要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原因。我們不僅要短期內用好煤炭;從長遠來說,要開發好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包括核能,保證現在及將來的能源安全。
如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杜祥琬認爲,爲了實現這兩個目標,我們必須節能、提高能效,這是我國能源戰略之首,是綠色低碳的第一能源,也是保障國家能源供需安全和能源環境安全、氣候安全的要素。在以化石能源爲主的能源結構下,節能提效是減排的主力。
針對我國能源轉型與安全的關係,他認爲不必過於擔心,能源轉型與能源安全並行不悖,越轉型越安全。他講述了自己4年前在河南蘭考縣的經歷,“蘭考縣過去電力主要依靠外來的燃煤發電供電。但經過幾年的能源革命,該縣已經可以依靠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自主發電,而且全縣每年發電量大於每年的用電量。甚至該地並非太陽能、風能資源極其豐富的地區。”
不過,他也指出,現有技術並不足以讓我們實現碳中和的。比如太陽能、風能具有間歇性特點,供電可能存在不穩定的問題。因此,這需要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把縱向的“源網荷儲一體化”和橫向的多能互補結合,使系統具備柔性和平衡的功能,達到優質的電力輸出。
採寫:實習生 王瑋 南都記者 陳秋圓 王森 見習記者 趙霖萱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