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電視變央視 藍批離譜

公視被批受政府指示以10億元成立國際頻道是「大外宣」,公視召開臨時董事會經理曹文傑等3高層當場請辭,總經理曹文傑28日受訪,表示是自己政治敏感度不夠。(陳君瑋攝)

公視臨時董事會前天以11比4票通過「國際影音平臺前導計劃,總經理曹文傑、執行副總翠玉新聞部經理蘇啓禎均爲此請辭。國民黨立委林奕華昨天質疑,此事黑幕重重,讓人覺得有些事情見不得人,痛批政府不該介入公視的獨立性,政府須講清楚成立國際影音平臺是否在做大外宣?公視還是公視嗎?還是變成中央電視臺

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則迴應說,國民黨此種說法是不當對比,臺灣民主國家,各電視臺包括公視的運作,都有其獨立性和自主性記者更有采訪自由,不會因批評政府或製播批判性節目而遭政府懲罰,與央視並不相同。

林奕華批評,此次政府欲開設國際網路平臺,完全違反公視應有的行政程序,如此重大事情,應先經過公視董事會同意,纔去跟文化部申請,但從文件資料得知,應該是行政院與文化部主動要求公視要做。

林奕華指出,國際網路平臺不是不能做,但如此重大且要維持獨立的傳播平臺,應由公視發動,才符合行政流程,且沒有什麼事情要動用行政院的第二預備金,然後跳過董事會,甚至把董事會蒙在谷底,難怪總經理必須辭職。

林奕華說,此事黑幕重重,讓人覺得有什麼事情這麼見不得人,她強調,政府不能介入公視的獨立性,呼籲政府講清楚,成立國際影音平臺是否是作爲大外宣之用途,到底扮演公共電視,還是像中央電視臺的角色

民衆黨立委賴香伶表示,如果要做國際頻道,應該還是由公視自己的專業規畫藍圖,藉由董事會向政府爭取預算,但現在看來是直接跳過公視董事會,這樣的決策關係外界玩味,文化部要說明清楚。

蘇揆昨下午在彰化視察老舊校舍,受訪表示,所有的國家都希望讓世界瞭解自己,所有的國家也都希望能有很好的發聲管道,像英國有BBC、日本有NHK,臺灣如果有個頻道,能夠讓世界看到臺灣的好,就像這次疫情大家都看到臺灣的好,都會肯定,情形是一樣的。但蘇揆也說,公視應該怎樣做,政院會尊重其獨立性跟內容,政府懂得分際,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讓臺灣的好被世界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