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遠洋航運領先地位 星國拚變身海事科技的矽谷

新加坡利用其在全球遠洋貿易航線的重要地位,爲海運貿易吸引150億美元資金,並着眼於高科技致力成爲「海事科技的矽谷」。

新加坡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Chee Hong Tat)日前表示,星國政府將提供誘因,爲航運管理公司、海事律師保險業高階主管,和其他與國際貨運相關的企業吸引資金。

新加坡希望科技成爲這一連串努力的主軸。星國計劃環境永續、數據處理,以及網路安全等領域新創公司吸引資金。

徐芳達3月5月在國會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成爲全球海事新創中心,海事科技的矽谷。如果新加坡沒有在競爭中保持領先,我們就會被別人超前。」

在新加坡欲利用科技鞏固其航運領先地位的同時,愈來愈多投資資金流入全球開發物流自動化數位工具的新創公司。

許多新創公司打算顛覆傳統貨運作業,不過部分航運巨頭也提出自家的投資計劃,以跟上快速變化的數位趨勢

舉例來說,貨櫃航運龍頭丹麥馬士基(Moller-Maersk)設立名爲「馬士基成長」(Maersk Growth)的投資基金,支援倉儲和清關等領域的科技新創公司。

此外,全球第三大貨櫃航運公司CMA CGM集團的創投基金,每年投資10至20家專注於供應鏈的新創公司。CMA CGM在2018年設立了創業育成中心Zebox,瞄準像是人工智慧(AI)和網路安全等可利用在運輸作業的技術

新加坡官員發現科技趨勢對航運的影響力日益增加,且星國在航運界居重要地位,故提出這項計劃。

根據世界海運理事會(WSC)數據,新加坡是全球第二繁忙的港口,僅次於上海,2020年處理3,690萬個貨櫃。星國同時也是亞洲歐洲線大型貨輪的最大轉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