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身處亂世,陳揆面對的挑戰與機遇

工商社論》

去年11月九合一大選執政的民進黨慘敗後,蔡英文總統終於在兩個月後的春節假期,徵詢並敲定由前副總統陳建仁接任閣揆,並在1月27日召開的記者會中正式宣佈:新的內閣團隊將在農曆年假後迅速就位,俾讓各項國政能夠無縫接軌,進而穩定政局、開創新局。

回顧此次的閣揆換人,包括原任蘇貞昌是否真的必須下臺,以及繼任人選的物色,除了成爲各方關注焦點,在執政團隊內部更是充滿不同派系爭逐角力的官場現形記。而最後由被視爲並無派系背景、立場相對中立且外部形象親和的陳建仁脫穎而出。蔡總統的這項抉擇,也許是着眼於能夠穩定政局,但是否真能讓國政無縫接軌?除了陳建仁的專業是在醫學與生物科技,而對國防外交、經濟事務並不熟稔之外,同時更因爲包括副閣揆在內的閣員多爲執政黨內派系領域或卸任地方首長,未來可能出現「強兵弱將」的問題。從而引發在野黨派及民進黨內諸多雜音,普遍不看好新閣揆能夠帶來新氣象。有論者並認爲在2月開議的立法院總質詢時,如果不能挺過朝野立委對新揆論文抄襲及高端疫苗推銷員的質詢,則最後甚至可能出現「短命閣揆」!

撇開這波因爲閣揆更易所引發的諸多爭議與政治亂象,客觀來看,陳建仁即使最後能夠披荊斬棘地帶領新內閣通過質詢考驗,讓各項國政能夠無縫接軌,但由於蔡總統的第二任任期只到明年5月20日,也就意謂着陳建仁的閣揆任期最長也只有一年三個多月。在這麼短暫的任期內,新閣揆即使想要通盤瞭解不同部會的職責與施政重點,恐怕都非易事,更遑論還要在任期內推出有利於民進黨在明年初大選時再度勝選的施政表現。因而,此時此際,陳建仁願意在小英總統的勸說下,擔起閣揆重責大任,其實非易事,更將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面對一年半不到的閣揆任期,一般而言,新閣揆的施政策略,約可區分爲三種類型:其一是自我定位爲「看守」型態,也就是消極的不作爲,任內但求無過,不求有功,只要能在明年5月平安下臺即可。其二則是爲了讓自己所屬政黨,能夠在明年初大選時獲勝,因而積極在任內推出各種能夠「立竿見影」的政策措施,這種施政樣態,在有任期制的國家可以說是屢見不鮮。然而想要讓施政能夠立見成效,無可避免的就會採取「大撒幣」的短線操作模式。至於因而使政府財政惡化,並債留子孫,則非「政客型」的主政者所在意。

至於第三種類型,則是從國家長治久安的角度,來規劃新政,以開創新局。准此,則國人毋寧期待,身爲中華民國第一位擔任閣揆的中央研究院士的陳建仁,既然同意膺此重任,閣揆任內的作爲自然應該有別於一般的政客官僚,以高瞻遠矚的視野,不只有效化解施政所面對的困境與挑戰,同時也要展現能因勢利導,開創新局的能耐。

如果新閣揆能具有這樣的視野與能耐,則即使是在不到一年半的任期內,還是有諸多亟待定調的政策作爲,例如在農曆年前,包括工總與工商協進會,就不約而同焦慮地提出建言。其中工商協進會指出,雖然「氣候變遷因應法」已經完成三讀立法,但這只是「起點而非終點」,因而呼籲政府應速定相關子法,有關碳稅的徵收,更需考量企業整體競爭力,尤其更需全力協助中小企業規畫分級輔導機制等。另外工總更是針對全球動盪的局勢,直言臺灣應有主體性的經濟戰略,而非被動接受大國的規範,並建議政府應立即評估重開航點與航班,改善兩岸對立,讓兩岸經貿活動可以如常運行,並助臺商應變。

相較於工總與工商協進會所提必須爭分奪秒的應變對策,新閣如果消極不迴應,或如小英總統所說氣候變遷議題已非其任內之事,則即使不因而出現「短命閣揆」,但卻無法跳脫歷史的負面評價了!

除了不容錯失的短期應變對策之外,受任期限制的執政者也不應忽視對長期可能成爲國安問題的超前部署。例如國際金融協會(IIF)就指出,目前全球的債務水準已遠高於全球金融危機之前,而光是2022年政府負債佔GDP比重更是躥升至102%。這自然也是新閣揆無法迴避的課題。再譬如臺灣近年來所面對少子化與老齡化的困境,迄未能找出有效對策予以緩解。而這方面不正是新閣揆的學術專長領域,如能積極作爲,則將爲千古所傳頌,反之如果只是虛應故事,則恐怕也將難逃千古罵名!

民主選舉制度,容易使主政者只在意於短線操作,而陳準閣揆如果能夠本於學術專業,傾注於可持續的施政策略,則不只將可令人耳目一新,也將不枉中研院院士之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