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中美博弈下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隱憂

工商社論

全球晶片荒進入第二年,不僅波及汽車、家電等產品製造商,也延緩全球經濟復甦腳步,並加劇全球供應鏈危機;今年9月23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要求國際間半導體業者「自願性」在45天內,回覆26項問卷,分爲二大部分各13題,一是IC設計、前後端晶片製造、封測業者、半導體通路商,另一是半導體產品或晶片的中間及終端用戶,涉及企業營運與客戶隱私的商業機密,想要綜攬半導體產業的一切:預測、庫存、產能和利用率,找出供應鏈危機的癥結所在。

美國商務部11月8日指出,英特爾、英飛凌、通用汽車、SK海力士、臺積電等公司都已在期限內提交資料;10月9日韓國政府與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KSIA)成立「半導體團結合作委員會」,將由政府整合意見並出面與美國政府溝通;反觀我政府:這是「自願性」的、企業自己會考量,政府似乎未積極作企業後盾。半導體業者如臺積電是商業公司,最重要就是信譽,如果臺積電輕易將客戶資訊公開披露給美國政府,那以後還有誰敢找臺積電合作,目前客戶或許沒得選擇,但這將影響臺積電在行業內的信譽。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危機,根本問題在於其產業結構過度集中,且進入障礙很大,需多年千億級別的投資才能量產,更需要有刻苦耐勞的高科技人才。近二年,半導體已是中國大陸、美國、日本、歐盟、韓國等先進國家產業政策重點:美國今年6月通過「2021創新暨競爭法案」預計五年內投資520億美元支援半導體產業;日本今年6月公佈「半導體/數位產業戰略」邀海外晶圓廠在日本設立合資工廠,計劃投資約18.4億美元;韓國今年5月規劃「K半導體策略」,政府十年內提供投資資金、政策,支援三星電子等153家企業,建立半導體設計、原材料、零組件、設備和生產等高效產業聚落;歐盟今年2月投資1,450億歐元研究半導體技術,建2奈米晶圓廠,提高歐洲在晶片設計與製程的地位;大陸2020年12月公告「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免徵半導體企業十年所得稅及相關設備進口稅,今年10月提出「十四五規劃」,預計投注10兆人民幣(約43兆新臺幣)在半導體產業發展。

2020年全球半導體業共有410座晶圓廠,以晶圓廠「所在國」計算,日本有92座、臺灣有70座、美洲(美國和加拿大)有67座、大陸有64座、歐洲有44座、韓國有38座、其他國家有35座。以廠商「掌控力」國別計算,美國掌控92座(美國境內產能佔43.2%,約有42.3%設於亞洲〔臺+新+日+中〕),臺灣掌控85座,日本掌控73座,大陸掌控50座,歐洲掌控46座,韓國掌控43座,其他國家掌控21座。2021/2022各國將增建晶圓廠約29座(12吋廠爲主):美國6座、歐洲3座、大陸8座、南韓2座、日本2座、臺灣8座,這29座至少要到2024年後纔可能量產。

幾乎所有制造商爲分散風險,都投入資金使半導體生產足跡多元化,但這至少需要二年時間,無法一夕間達成。以目前經濟情勢來看,美、中、臺經濟緊密,爆發衝突對各方都有害無益,這也是許多分析師認爲大陸很難在短期內對臺發動武力統一。

但如果美國的半導體管制政策陷入失序,以長臂管轄限制全球半導體工廠皆不能爲中國生產晶片,則大陸可掌控的晶圓廠將降至50座以下(14座爲非中國投資工廠將可能停工)。中國也無法再使用臺灣晶圓廠(含佔全球92%在臺10nm以下先進製程廠)及韓國的先進製程,則中美之間的爭議將愈趨嚴重,而其中臺灣70座晶圓廠更將成爲衆所矚目的爭議焦點。

綜上所述,21世紀第二個十年,經歷中美爭霸、疫情之亂、晶片荒的影響,導致全球供應鏈危機、經濟復甦減緩及各國半導體自主化趨勢。如今發展半導體產業已是各國政策的重中之重,要加強研發、設廠,建立設計、原材料、零組件、設備和生產等自主能力;任何影響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問題,各國都會優先及時克服解決。臺灣40多年來因爲長期耕耘半導體產業,反而在供應鏈危機中異軍突起,成爲臺灣這兩年出口和經濟成長的主力。不過半導體產業完善基礎設施環境已成過去,未來臺灣可能長期陷入缺電、缺水、缺用地、缺人才、缺政策的窘境;尤其兩三年過去,先進國家可能超車臺灣,則臺灣半導體居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能否還能維持下去,不禁令人憂心。這兩年正處於重要時刻,更需要政府執行正確的產業政策,以支持臺灣經濟的永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