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英1街藏美軍在臺行跡 文化局擬納歷史街區緩衝區
臺南市大同路2段449巷、403巷留有多處曾爲美軍宿舍的建築。(李宜傑攝)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擬指認「公英一街周邊街區」爲特色街區,納入「府城歷史街區(緩衝區)」計劃。(李宜傑攝)
臺南大同路2段公英1街周邊,早期爲駐臺美軍宿舍,由於此處保留多處半獨立式別墅、雙拼獨院式建築,爲維護文化並振興周邊街區,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擬指認「公英一街周邊街區」爲特色街區,納入「府城歷史街區(緩衝區)」計劃。
文化局自2015年已陸續畫設鹽水、府城、新化歷史街區,其中府城歷史街區大多集中中西區、安平區、北區,爲自蛋黃區擴大至蛋白區,文化局擬將鐵路以東的東區、北區、南區部分納入府城歷史街區緩衝區,輔導歷史建築改建再利用。
文化局表示,「公英一街周邊街區」聚落形成,可溯及美援時期,當時美軍在臺南航空站北側,軍援、經援臺灣,爲解決美軍住宿問題,因此協助興建半獨立別墅,與臺灣式建築迥然不同。
文化局也發現,位於大同路2段620巷,2側留存多棟美國宿舍痕跡,建築基地面積大,即使多處已遭改建,但仍留有前庭、紅磚造圍牆等美國建築風格。
而大同路2段640巷則留有建築較爲完整的雙拼獨院式建築,建築高度介於1至3層樓高,寧靜街廓讓人有愜意感受。另,大同路2段449巷、403巷也留有多處雙拼獨院式建築,不少雖已改建成餐廳、民宿,但仍保留美國人生活過的文化紋理。
文化局指出,不同年代的歷史,也爲城市空間留下多樣的故事,盼藉由「府城歷史街區(緩衝區)」計劃,發現過去鮮少被關注的美軍居住痕跡,同時呼籲各界協力維護歷史潛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