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醫療照護網出擊 臺大雲林分院深入長照機構追蹤治療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臺灣楓城骨科學會及臺灣安進,合作推動「雲林縣老年族羣骨折風險骨質疏鬆篩檢計劃」。(圖/記者蔡佩旻攝)

記者蔡佩旻/雲林報導

雲林縣老年人口約12.7萬,年長者罹患慢性病機率高,骨質疏鬆症更是年長國人罹患的慢性病排行第四位,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部去年起與臺灣楓城骨科學會、臺灣安進攜手合作,推動雲林縣老年族羣骨折風險暨骨質疏鬆篩檢計劃,深入長日照機構,篩檢千名長者,並針對骨質疏鬆患者主動追蹤治療,成效卓越

高齡骨鬆患者加上共病 骨折風險高出三倍以上,一般人身體骨骼內有造骨細胞、破骨細胞兩種,負責骨質的製造和分解,若受到激素分泌下降影響,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會使得分解速度高於製造速度,造成骨質流失,也就是所謂骨質疏鬆症。

骨科部主治傅紹懷醫師說明,骨質大約在20至30歲時達到最高峰,之後會隨着年紀增長而逐漸減少,中年以後骨質每年平均減少0.3%-0.5% ,到了80歲骨質更會加速流失。由於骨質流失並不易察覺,大部分高齡患者都是實際發生骨折之後,才發現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症,卻早已錯失治療良機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臺灣楓城骨科學會及臺灣安進,合作推動「雲林縣老年族羣骨折風險暨骨質疏鬆篩檢計劃」,由臺大雲林分院骨科醫師傅紹懷帶領醫護團隊,主動深入40間長照、日照機構與社區,進行大規模評估篩檢,共計千名長者受益,但卻僅有2%長者接受骨鬆治療,仍有許多暴露於骨折風險的長者並不自知,亟待宣導與建立正確認知。

傅紹懷醫師指出,目前骨鬆藥物使用方式口服針劑型,若高齡長者擔心無法每日按時服藥,可以跟醫師討論、選擇自己適合的藥物類型,以降低往後骨折與可能產生不良於行的風險。先透過篩檢有效讓更多長者建立骨質健康的正確認知,也避免了許多可能的不幸。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劉宏輝院長表示,此計劃結合「休士頓阿波羅計劃」主動出擊前進社區替長者健康把關,提高醫療的可近性,如果發現需要更進一步處理的狀況,便能直接聯絡總部—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即時諮詢並安排轉介治療,真正落實「活潑、快樂、健康與在地老化願景

►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搽

►聽Podcast #我在案發現場

【其他新聞

西螺漢光果菜合作社與上百青農簽約 共創產銷供應鏈

►雲林監獄自主監外作業每日契約20人 幫受刑人自立復歸

►強化校園安全不分日夜 雲縣府投入121萬增夜間照明

►雲林縣消防局斥資200萬 119報案軟、硬體大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