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當大師名器再次淪爲工具
喬姆斯基是知識武林的俠士,他運筆如劍,探龍潭,入虎穴,斬魔降妖,快意恩仇,美國CIA和五角大廈爲此吃盡苦頭。
但是,俠骨者必有其柔情,劍客之弱點在其鍾愛。這位譽重江湖學海的語言學大師雖然嫉惡如仇,對華盛頓當局位高權重的掌門者不留情面,於美國憲法卻是情有獨鍾;尤其是第一修正案有關言論、出版自由的保障,喬姆斯基誓言捍衛護持,生死相許。
也因此,當大師的名氣可以成爲唬人的工具,喬姆斯基江湖行走難免有陷阱伺候。
第一次遇難是在法蘭西共和國。那是一九七九年,里昂大學一位名爲弗裡鬆(Robert Faurisson)的文學系教授被解職,因爲他爲文質疑乃至否定二戰期間納粹毒氣室的存在。爲了捍衛其言論自由,知識界有一份超過五百人簽名的連署書,喬姆斯基也在其中。詎料盛名之累,該連署在法國媒體近乎被當作「喬姆斯基的陳情書」處理,而大師本人也從而被認定是「反猶太」的法西斯主義者,雖然他本身就是猶太人,也曾多次爲文批判納粹罪行。
大師爲了澄清,遂寫了一篇短文表達捍衛言論自由的基本立場,亦即支持某人的言論自由與是否同意他的言論,兩者並不相干。文中並明確表示,他根本未曾讀過弗裡鬆的論述,因此,列名連署,並不是支持其言論,而是捍衛言論自由之本質。
喬姆斯基把這篇短文寄給法國學界的朋友狄昂(Serge Thion),希望透過其人脈說明原意。不幸的是,在未被知會的情況之下,大師的文章竟然成爲弗裡鬆一部著作的序言!弗裡鬆寫書爲其「扭曲歷史」的指控做出辯護,喬姆斯基的序言就這樣被拿來作爲陪襯,爲其壯膽。
大師爲此事件受到重創,他在歐洲從此沾上了反猶太新納粹主義者的惡名。尤其是在法國,惡名如影隨形,喬姆斯基即使名滿天下,他的著作在巴黎出版界卻是始終乏人問津。直到最近幾年,由於他內力深厚,老而彌堅,對晚期資本主義危機和金融財團禍害的批判震撼武林,這才重新引起法蘭西文化圈的關注和敬重。
弗裡鬆事件其實也凸顯了美、法之間的文化差異。在美國,言論自由是一等大事,是立國大憲之基石,即使厭惡,也要誓死捍衛。法國則以《蓋索法案》(loi Gayssot)做爲張本,傾向於壓制一切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歧視性措施和言論。
喬姆斯基對言論自由的偏執讓他於晚年再度遇難,場景是網路世界的一張照片。老人家不改本性,仗義拔劍,舉牌反對媒體壟斷,捍衛言論自由。詎料以中文書寫的紙板上還蘊藏着他被矇蔽的訊息。大師名器再一次成爲唬人的工具。
喬姆斯基以赤子之心行走江湖,他在多次訪談中強調,畢生職志就是追求真實,而最基本的態度就是誠實與正直。然則,江湖險惡,當赤子遇到老千,終究有苦難言。臺灣青年對老人家的算計,也許算不上詐欺,卻至少是有違江湖道義。
(作者爲新國際社會理論與實踐中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