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汶川旅遊的思考

作者張廣瑞(微博)

(本文系本站旅遊獨家約稿,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以前,汶川並不出名,恐怕很少人曾經在地圖上注意過這個地方,而今天整個“地球村”都知道了。原因就是去年的那場大地震

災難自天而降,地震奪去了數萬個人生命,令世人震驚、心疼;災難牽動着億萬人的心,他們送去了援助,送去了溫暖和關懷;汶川人,這一代,還有下一代,都不會忘記這場災難,那顆感恩之心一定會傳下去。箇中的道理不用做任何解釋。

四即將過去了,一石激起千重浪。一條關於“汶川映秀5.12震中紀念地”爭創5A級景區新聞,引起了熱議。汶川有自己的說法,網民持有不同的見解。問題看來值得認真分析

其一,“紀念地”是否是景區?通俗的理解,大的景區是“供遊覽風景區”,小的景區則是“供遊覽的風景點”。而顧名思義,紀念地則是紀念重大事件人物場所。如此看來,這兩者功能存在着明顯的差別。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到紀念地去訪問,主要是爲了緬懷往事或故人,並非是衝着風景去的。然而,這兩者之間又有着一個共同之處,即都可能屬於“吸引物”,會吸引人前往。於是,有些紀念地可能成爲景區或旅遊吸引物,越來越多的人到那裡去,並非完全出於緬懷,可能是因爲要了解歷史藝術科學或者就是觀景,有的乾脆就是因爲好奇。歷史上帝王陵寢變成後來的景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外國人印度泰姬陵參觀,恐怕欣賞藝術大於緬懷那位王妃本身。這種變化應當說是有一個過程的,而且這個過程會比較長,往往需要隔代才能夠做到。因此,地震並沒有過去太長時間,人們到汶川“紀念地”去遊覽風景似乎並不應當是主要目的

其二,“紀念地”是否需要“爭創5A景區”?“A級景區”是一套規範性標準化的質量等級評定體系,包括從旅遊交通、遊覽、旅遊安全、衛生、郵電服務、旅遊購物綜合管理資源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標準,“5A景區”則是這個級別中最高的。作爲一個“紀念地”,尤其是現在,在沒有完全轉變功能的時候,似乎沒有必要按照一個一般的“景區”來配套,沒有必要考慮更多的舒適、購物之功能,根據景區的最高級別去“爭創”。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好像沒有人提議給毛主席紀念堂評定一個景區的級別吧?當然,以人爲本的理念,良好整潔的環境,優雅得體的建築物和精心設計的展示方式,都是重要的,都是應當儘量做到的,更好地體現出對生命的尊重,對科學的尊重是最重要的。這個紀念地之所以吸引人是其內容本身,這可能是和一般景區最大的差別所在。

其三,汶川是否應當搞旅遊?這裡要分清楚“汶川”作爲一個地域概念和“汶川紀念地”作爲一個特定場所的概念。老的汶川在地震中消失了,新的汶川在震後又重建了。地震災難給人們造成了心理的創傷是很重的,但汶川人沒有就此沉淪,而早就開始創造新的天地。不忘記過去,不是沉迷於以往,更重要的是前進;不是要總那麼苦悶悲痛,而是要尋找新的發展和幸福。逝者如斯夫。因此說,去不去汶川旅遊,如何去汶川旅遊,這是旅遊者自己決策的;而要不要發展旅遊,用什麼方式發展旅遊,應當是汶川人最有發言權。大家要用一顆平常的心來對待這些事,不要過多的從道德方面去判斷。“紀念地”只是一個點,而汶川是一個區域,還是個具有特殊重大事件發生過的地方,外地人還是非常有興趣到那裡去看一看,就像到紐約訪問的人一定要看一看9.11慘案發生地一樣。也許,這也是汶川發展旅遊進入市場最便捷的路徑,那麼這個優勢爲什麼不利用或不能利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