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車企"碳中和"目標懸空 "倒逼"仍未開始?
6月16日,一則“全國統一碳排放交易系統將啓動”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榜(以下簡稱“消息”)。消息內容顯示,全國統一碳排放交易系統正式上線,將在6月底啓動交易。這將是首個全國性的交易系統,在此之前碳交易都在地方性碳排放交易中心進行。
據瞭解,這個全國性市場買賣的是碳排放權,如果有企業節能減排做得好,排放配額用不完,可以以一定價格賣掉,而配額不夠用的企業則可以購買。“減排做得好,乾乾淨淨就能賺到真金白銀。”央視新聞指出,我國碳市場覆蓋的排放量超過40億噸,規模爲全球最大。
從去年9月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至今年全國兩會“雙碳”目標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再到碳交易系統即將正式啓動,碳減排在企業層面的指標壓力正在快速落地。
資料顯示,碳達峰是指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長,碳中和則是指到2060年,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抵消企業、團體及個人產生的二氧化碳,實現“零排放”。
汽車業是這場“雙碳”之戰的主戰場之一。根據WRI統計數據,中國的碳排放41.6%由發電和供熱行業貢獻,23.2%來自制造業和建築業用能,7.5%來自交通運輸領域,以上3個領域碳排放佔比超過全國總量的72%。而同時沾邊三個領域的汽車行業,被認爲是“碳中和”節能減排的大戶。
落實到企業層面,從去年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提出至今的9個月時間中,雖然“如何減少碳排放”已成爲汽車行業的熱詞,但各大廠商的反應和準備程度卻不盡相同,甚至差異甚大。
經濟觀察報從今年4月開始採訪多家國內車企,但除了比亞迪表示正式展開碳中和規劃研究外,鮮有車企在碳中和方面提出明確的目標和規劃,大部分車企只是追隨趨勢,從理論層面將減排作爲大方向。具體計劃也只體現在新能源產品的推出上,對於整個供應和生產鏈條的減排尚未涉及。
“‘碳中和’是這段時間纔開始關注的事情,目前沒有更多的資料可以提供。”小鵬汽車在日前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回覆稱,而這也是針對“碳中和”,目前大部分國內車企給出的回答。這似乎顯示着,與跨國車企忙着減碳不同,“碳中和”的“倒逼”壓力尚未真正抵達中國車企層面。
車企觀望氣氛濃
過去一年間,跨國車企巨頭相繼發佈涉及全產業鏈的減碳規劃。截至目前,寶馬、奔馳、大衆等國際車企巨頭均提出了明確的減碳目標或者“碳中和”時間表,以及操作計劃和樣板項目。據經濟觀察報記者統計,目前已有11家車企提出了明確的“碳中和”時間表。這11家除了沃爾沃全部是國際企業,包括奔馳、奧迪、通用、豐田等。
“現在提出明確碳中和時間表的基本都是歐洲企業,這和歐盟的碳排放監管嚴格及《歐洲氣候法》緊密相關。”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資料顯示,2020年歐洲率先對汽車產業碳排放實施了嚴苛的政策監管。而在今年4月21日,歐盟委員會發表公告稱,歐洲理事會、歐洲議會及各成員國議會就《歐洲氣候法》達成臨時協議,這意味着歐盟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將被寫入法律。
跨國車企的應對也明顯加快。寶馬宣佈到2030年單車全生命週期二氧化碳較2019年減少1/3。大衆則計劃到2030年底前在歐洲實現每車二氧化碳排放量與2018年相比減少40%。同時,在實現碳中和的樣板工廠和零部件供應鏈方面,寶馬、奔馳等車企也已在宣傳其成果。
而另外一邊,國內的汽車企業對“碳中和”規劃落地,似乎還處於一種觀望狀態。截至目前,還沒有國內車企針對碳中和提出具體指標,大多停留在學習研究及準備階段。
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在日前舉行的2021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談及“碳中和”時指出,“碳中和”目標對傳統燃油動力甚至混合動力都會帶來衝擊,但純電、氫能源會被推着往前走。
小鵬相關人士日前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由於“碳中和”目標提出時間不長,企業不會這麼快有動作,但小鵬汽車已經準備在這方面做一些事情。如近日小鵬已經和相關諮詢機構開會,加深對碳中和的瞭解,並準備相關計劃。
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則迴應稱,“作爲增程式車型,理想ONE(參數丨圖片)雖然不能實現完全的零排放,但實際上也成功將油耗降低了60%左右,爲節能減排做出了貢獻”。
而作爲當前新造車企業的代表,蔚來回避了碳中和話題。“關於碳中和的話題,我們會晚些跟大家溝通。”在經濟觀察報記者日前就“碳中和”目標規劃詢問蔚來汽車時,其內部人士給出上述回覆。
可以看出,目前國內汽車企業對於碳中和的關注和理解只集中在產品規劃層面,以推出新能源產品作爲主要內容,並未涉及汽車全生命週期的碳管理。
梅松林對此表示,當前國內車企對碳中和目標反應相對較緩,主要原因是行業細化方案還沒落實。“現在中國各行各業在制定更加細化的行動方案,隨着這些行動方案的依次展開,行業、企業也會制定相應的具體目標和實施途徑。”
目前在國內企業中,也不乏已經有車企啓動了企業碳中和規劃研究,如比亞迪在今年2月宣佈,將正式啓動企業碳中和規劃研究,對汽車尾氣排放做三個“1/3”減法,助力零碳目標。
比亞迪的做法可能會對其它企業產生影響。“一旦某個頭部汽車企業發佈碳中和的具體目標和實現途徑,相信其它企業會緊跟上來。現在需要的是一個有擔當的大集團率先起到標杆示範作用。”梅松林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全體系的減碳衝擊
除了政策細則未落地外,對利潤的顧慮或是衆多國內車企在應對“碳中和”目標上相對遲緩的又一原因。“過去汽車產業一直關注兩個核心指標: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梅松林說。而在“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汽車的產業鏈可能面臨超出業內想象的大變化,這些變化或將導致成本的走高,從而使短期利潤出現下滑。
首先車企的供應鏈可能將重塑。由於汽車行業產業鏈長、輻射面廣,與其相關的上下游產業極多,每一個零部件或者每一種材料,都是汽車碳足跡的來源。因此就算是純電動車,如果加上電池、電力以及回收等領域在內,根據歐洲車企全生命週期評估方法,生產一輛電動汽車並不比生產燃油車碳排放要少,這就需要車企從產業鏈各個環節減少碳排放。
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意識到供應鏈減碳的重要性。長安新能源總經理楊大勇提出,由於汽車產業鏈比較長,汽車行業的“碳中和”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應該把整個循環經濟囊括其中。
而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同樣表示,“我們對上下游的(減碳)要求確實應該要加強,可能成本會有一點上升,但是作爲社會責任來講還是應該做的。”
這意味着,未來車企的供應鏈或將發生很大的改變,那些在碳排放上不符合要求的供應商,可能將面臨從車企的供應名單中被剔除的風險,車企則必須尋找新的供應商進行替代。
目前,寶馬錶示已經實現對供應商的碳足跡追蹤,計劃2030年在供應鏈環節的碳排放較2019年降低20%。
另一方面,在生產環節,車企也面臨不同以往的挑戰。以往評價一家車企的工廠先不先進,通常是以有多少機器手、智能化程度多高來決定,但未來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是否實現零排放將成爲工廠先進性的一大衡量標準。
今年3月,沃爾沃汽車宣佈大慶工廠自今年起已實現100%電能碳中和,據悉,大慶工廠的電能結構由83%生物質電和17%風電組成。寶馬也表示,到2021年底包括瀋陽生產基地在內的寶馬全球工廠都將實現碳中和。
“碳中和將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碳排放最低化將成爲汽車產業的第三核心KPI。總體而言,產業乃至整個經濟發展不僅只關注效率和狹義上的成本,而且關注更廣義上的成本——全球生態環境,這也反映了真正意義上的工業文明。”梅松林表示。
目前,“碳中和”正在刺激一些新型產業的出現。由於此前標準缺失等問題,電池回收產業一直處在較小規模。隨着“碳中和”目標的日益明確,作爲循環經濟的一大代表,電池回收被認爲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此前,寶馬等車企已經明確將在電池回收方面進行佈局。與此同時,氫能源汽車也被認爲將迎來新的利好局面。
基於此,有經濟學家建議,車企在“碳中和”目標下,要做的工作包括髮展新能源汽車、盤點供應鏈碳排放、發展清潔能源、佈局回收業務、發展循環經濟等。
不可迴避的是,凡此種種改變都意味着,企業必須作出新的技術創新。伴隨而來的將是相較以往的高成本支出。大衆汽車此前表示,至2025年將投資140億歐元用於脫碳領域。
而從整個行業看,除碳的成本也可能超出想象。可以作爲參考的是,當前全球每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是510億噸,如果按照榮鼎諮詢的測算,美國在消除碳上的成本是每噸2600-3300美元,在歐盟地區這個成本則會超過4000美元。如果按照這個數字計算,每年要爲消除碳而付出的經濟成本大概是125.5萬億-200萬億美元之間。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指出,碳中和這筆成本,對於企業來說是必要的支出,遲早都要花。“一些跨國公司做可持續發展的工作做得比較早,而相關的部門在企業內部可能還承受着一定的輿論壓力,說你天天花錢。我跟你講,這錢沒有白花的,而且到現在,可以這麼說,這個錢早花晚花,早晚得花。”管清友此前在一次車企內部分享會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