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僅存的清代考棚 中市修復臺灣府儒考棚3月開放

百年曆史的中市古蹟臺灣府儒考棚」年久失修,市府投入7仟萬餘元修復,預計今年3月對外開放。(臺中文化局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

「臺灣府儒考棚」建築構造極具特色。(臺中市文化局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

百年曆史的臺中市定古蹟「臺灣府儒考棚」年久失修,市府投入7仟萬餘元修復,預計今年3月對外開放。(臺中市文化局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

百年曆史的臺中市定古蹟「臺灣府儒考棚」,不但是中市僅存的清領時期建築遺構,也是國內僅存的清代考棚建物。因年久失修,市府投入7仟萬餘元修復,預計今年3月底對外開放。臺中市文化局1日表示,考棚將華麗轉身成爲「生活風格場域」,融合咖啡飲食空間藝文展覽、品牌進駐及分享藝文旅遊資訊功能

臺中市文化局指出,清光緒11年臺灣建省劉銘傳首任巡撫,臺中市爲臺灣省所在地,考棚原規劃全臺考生參加鄉試,因省會移到臺北,考棚於清光緒18年(1892年)興建完成後,未能真正作爲省城考場使用,考棚建築是中市僅存的清領時期建築遺構,尺度工法用材都極罕見,是目前國內僅存的清代考棚建物。

文化局表示,因周邊全新規劃,且附近建物近年加蓋,考棚逐漸被遺忘,直到1990年代初期由李幹朗賴志彰學者公開撰文闡述重要性,於2016年指定爲市定古蹟,列入文化資產保護,2019年完成調查研究暨修復計劃後,才逐步揭開神秘面紗

文化局指出,雖考棚遺構曾搬遷,導致僅剩局部建築結構,但整體仍保留傳統木棟架「擡樑式」及「穿鬥式構架系統。市府爭取中央補助經費,並編列配合款,共投入7千萬餘元展開修復工程,透過新舊工法互相搭配以鋼棚架保護清代暨有屋架結構,設計理念結合整體環境,完工後連通周邊道路,形成開放空間,採自然通風及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