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越來越臭?近4年進口制臭劑增2成
市售止汗劑、體香劑產品衆多,醫師建議止汗劑可選鋁鹽濃度15-20%產品,體香劑則鋁鹽濃度低,效果有限。(林宜慧攝)
時節已入秋,氣溫照樣讓人動不動就飆汗,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近4年來我國止汗制臭劑進口總值成長20%,然而皮膚科醫師提醒,臨牀許多患者止汗、體香劑使用不當,結果腋下被悶到紅腫癢刺,更可能罹患毛囊炎。
進口總額大增,國人真的變臭了嗎?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科長葉孟宜推測,增加原因之一是國人對體味越趨重視,尤其原本較不在意體味的男性,近年也越來越注重;二是氣候變遷下,原本少流汗的人都出現大量流汗困擾,需求量相對增加。
然而止汗劑、體香劑可不是每個人隨便用都能解決汗臭。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止汗劑是藉由鋁鹽造成汗管細胞膨脹,達到抑制出汗效果,也減少腋窩分泌的含蛋白質液體排出而產生臭味,但一天塗太多次恐怕刺激皮膚,輕則紅腫癢刺,若沒注意又不斷搔抓,重則罹患毛囊炎。
黃毓惠就曾收治一名25歲小資女,因爲腋下紅腫就醫,詢問之下才發現她擦體香劑不見效,於是每次流汗後馬上塗抹,一天塗數次,反造成過敏。
她說明,止汗劑和體香劑不同,止汗劑的鋁鹽(Aluminum Zirconium salts等)濃度建議可選15-20%,止汗效果較佳,且許多止汗劑不添加香精;體香劑的鋁鹽濃度則大多僅3-5%,對止汗效果低,主要是增加香氣。
使用方式上,黃毓惠建議每天塗1次即可,最好的時機在晚上睡前或早上出門前沒流汗時,以增加吸收效果,避免在大量流汗、刮毛後當天使用,如果止汗劑對制臭無效,需要求醫接受其他治療。
此外,網路盛傳使用生薑切片、辣椒碘酒、中藥等方式擦拭腋下除臭,黃毓惠提醒,這些方法都無法改善多汗和汗臭問題,且過度摩擦、刺激反造成肌膚受傷,或過度悶溼堵住毛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