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國軍調整「整體防衛構想」 美國不爽?(羅慶生)

前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莫健在「美臺國防工業會議」演講時,對臺灣放棄「整體防衛構想」轉向遠程打擊、本土空優和控制海上運輸線的傳統作戰方式表達不滿。這是否爲國防部長邱國正意料中事,搶先表達不派代表參加的原因呢?(圖/本報資料室)

國防部正在調整臺海防衛作戰構想,美國似乎並不滿意。據報導,前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在不久前舉行的「美臺國防工業會議」演講時,對臺灣放棄「整體防衛構想」轉向遠程打擊、本土空優和控制海上運輸線的傳統作戰方式表達不滿,敦促臺灣繼續投資於大量小型武器的「不對稱戰力」。這通常指的是單兵或伍、班層級,就可以操作的飛彈、飛彈載臺或無人機。

美國對臺灣的防衛作戰計劃有意見已經有段時間,例如認爲國防預算應達到GDP的3%,建議採取全島佈滿飛彈的「刺蝟戰略」等,但大多透過學者提出也算尊重臺灣的選擇。AIT如此下指導棋,或許是臺海戰爭風險升高,美國有點心急,擔心中國如果真的動武,臺灣「自我防衛」能力不夠,會把美國拖下水。

但「整體防衛構想」是什麼?美國爲何那麼感興趣?它真的可以強化臺灣防衛能力,嚇阻中共攻臺?甚至有機會擊敗解放軍?

「整體防衛構想」的重點

軍事術語有時候咬文嚼字,必須翻譯成白話,行外人士才能理解。國軍作戰構想從反攻大陸轉變爲臺海防衛後,無論是強調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或者是重層嚇阻,都是按照制空、制海、反登陸的程序實施,目標是尋求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也就是說,無論高層的軍事術語如何變化,基層官兵的作戰模式,基本上是不變的。

這有什麼好處?熟悉。官兵熟悉自己任務,戰爭一旦開始,大家都知道要到哪裡去、做什麼事。幾乎可以不待命令,立即反應,尤其是第一線官兵。

那這有什麼問題?問題是反登陸之後,之後就沒有了。什麼意思?意思是如果濱海不能決勝、灘岸不能殲敵,之後戰爭怎麼打,沒有安排。

爲何沒有安排?兩個理由,第一,國軍對濱海決勝、灘岸殲敵有高度信心,認爲必然可以造成解放軍重大傷害,從而嚇阻中共軍事冒險。第二個理由則必須專業人士才能理解。通常攻勢作戰,計劃會做到達到目標爲止;守勢作戰,則只做到第一次接觸。爲什麼?因爲攻勢如果順利,可以按照計劃一步一步來;守勢如果守不住,沒人知道後續發展會怎樣。與其預做失敗後的計劃安排,而讓官兵產生僥倖心理,還不如確定目標,以成敗在此一舉,堅定官兵非贏不可的決心。

不懂?好,舉個例子。假設給某個陸軍旅的作戰命令是:全力防守林口海灘,守不住退到關渡打城鎮戰,再守不住,退到陽明山打游擊戰。請問在戰況最激烈的生死關頭,官兵會選擇守,還是退?1948年國共內戰時,國軍經常一退再退,1949年卻打出個古寧頭大捷,就是因爲戰場在金門,沒地方可退。有備案的防守命令是很糟糕的。

因此,雖然防衛作戰的細節不得而知,但合理推論,國軍在制空、制海、反登陸的全過程都會全力以赴,不會保留實力。尤其在最後決戰階段,空、海、陸軍所有預備隊,能夠投入的都會投入,這使戰勝的機率增高。但同時也表示,如果失敗,國軍大概也不會有多少殘餘戰力,能夠打城鎮保衛戰了。

問題是,雖然這在戰略上是個合理選擇,但政治上卻很容易被解讀爲失敗就投降。現役戰力打殘了,不是還有後備戰力嗎?後備軍人教育召集變嚴格,計劃成立「防衛後備動員署」,就是反登陸之後的安排,也就是「整體防衛構想」的重點。

「整體防衛構想」是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任內所提出,表面上看起來是強調不對稱戰力;李喜明認爲兩岸國防預算差距懸殊,臺灣不能再用傳統「軍備競賽」式的對抗方式,應該採取不對稱作戰思維,把大部分資源使用在不對稱戰力上。這些小型、致命、機動的武器才真正具備戰場存活能力,而且價格便宜,應是臺灣軍購主力。

但實際上,「整體防衛構想」真正的重點,是人民在這場戰爭中扮演的角色。李喜明去年一篇登在美國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的文章中強調,解放軍登陸成功後,臺灣後備部隊將提供最後一道防護,臺灣人民必須接受訓練,以城鎮戰與游擊戰模式,在自己熟悉的社區作戰。

這回答了美國爲何喜歡「整體防衛構想」。後備部隊如果結合人民,採取城鎮戰與游擊戰模式,在各地阻擊登陸後的解放軍,那麼臺灣就會成爲中國的阿富汗。最後結果如何雖然不得而知,但中國肯定被臺灣拖垮,就如同美國被阿富汗拖垮一樣。

「整體防衛構想」的爭議

但這種利用人民作戰的戰法有高度的道德性與可行性爭議。軍民結合的防衛作戰源自一戰時期的總體戰概念,已經不符合當代《武裝衝突法》或稱爲《國際人道法》的人道主義趨勢。「整體防衛構想」的倡議者並沒有告訴人民,戰爭時平民受《武裝衝突法》保護,軍人攻擊平民將送國際法庭審判;但如果平民拿起武器,就成爲合法的軍事攻擊目標。如果臺灣人民在自己熟悉的社區作戰,那麼自己的社區就會被摧毀。最後無論結果,都是城市變成廢墟與大量平民的傷亡。倡議者有責任講清楚這一點。

即便不考慮利用平民,也就是用現役軍人或後備部隊,使用不對稱作戰武器作戰,可行性也受質疑。以下用「微型飛彈突擊艇」爲例加以說明。

「微型飛彈突擊艇」建案是要打造60艘,約50噸,具機動與匿蹤性,能搭載2枚雄二反艦飛彈的快艇。這種快艇雖然耐波性差,風浪一大就無法出海執行任務,卻能從港口直接發射飛彈攻擊海峽中的敵艦。因而戰時可以隨機部署在全臺200多個漁港中,讓攻擊軍防不勝防。以小搏大,是典型的不對稱作戰載具。李喜明任內力推,但之後被海軍以「不符作戰需求」而撤案。

海軍雖然沒有公開說明如何不符作戰需求,但可以做合理推論。微型艇部署在漁港中,在漁船掩護下加上僞裝,確實不易被解放軍衛星或無人偵察機發現,但這隻限於開戰前。一旦微型艇發射飛彈,隱匿就曝光,接着而來的,就是解放軍反艦飛彈的報復。微型艇太小,無法部署反飛彈系統,必然被摧毀。

或者說,即便被摧毀,但已經發射2枚飛彈,先摧毀解放軍渡海船艦,仍然划得來。但問題不是那麼看。微型艇被摧毀的同時,將造成周邊漁船的間接破壞,被摧毀的將不只那艘微型艇而已。這種事只要發生過一件,或漁民事先就體會其中的利害關係,那隻要微型艇一開進漁港,漁船就會跑光。如此微型艇喪失掩護,最隱匿變成最不隱匿。

「整體防衛構想」更大的爭議,是資源的排擠。雖然不對稱武器價廉,但少量沒用,要大量部署,那花的錢就多了。國防經費有限,如此F-16V是不是要少買十幾架?自制潛艦,是不是要少做幾艘,或根本就不做了?這將削弱國軍制空、制海的戰力。

「整體防衛構想」並沒有排除制空、制海、反登陸的傳統作戰模式,只是在反登陸之後,再加上使用小型不對稱武器的城鎮戰、游擊戰。這在政治上正確,戰略上卻不合理。除了戰機與潛艦數量可能因資源排擠而減少,請問配備不對稱武器的陸軍部隊,要不要打反登陸作戰?如果打,武器適合嗎?如果不打,那麼制空、制海、反登陸的戰力就全部被削弱。結果就是傳統作戰打不好,不對稱作戰也打不好,兩頭落空。曾國藩的名言:「軍事無萬全,求萬全者不得一全」。軍事就是必須冒險,必須選擇。

如果真的那麼喜歡不對稱作戰,戰略上最合理的選擇,就是放棄傳統作戰模式,將資源全部投入不對稱。如此才能建立真正有效的不對稱戰力。不過這種選擇的問題是,國軍官兵必須放棄他們所熟悉的防衛作戰模式,重新學習新的戰術、戰法與武器裝備。這必須進行軍事事務革新,否則只是空談。依照各國經驗,那要花10到20年的時間。而戰術轉換的戰力間隙,是否反而打開解放軍攻臺的機會之窗,也必須仔細評估。

AIT施壓會不會改變臺灣的防衛作戰計劃,不得而知。但期望主事者能從國防專業而不是政治上思考。讓我們再掉一句《孫子兵法》的書袋吧:「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臺灣國防,禁不起亂。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