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深陷政治經濟危機 美學者籲臺挺身相助

位於加勒比海的海地是臺灣14個邦交國之一,臺灣有能力也理應擔負起協助海地的重責大任,號召西半球其他邦交國參與,規模雖小,但具有象徵意義。接着再向美國、加拿大等國尋求協助。(示意圖/shutterstock)

臺灣友邦海地近年深陷政治和經濟危機,卻無人帶頭伸援。華府學者今天建議,臺灣應號召邦交國共組「海地之友聯盟」並派兵進駐,在美國及他國協助下幫海地度過難關。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副總裁朗德(Daniel F. Runde)今天投書「國會山莊報」(The Hill),呼籲臺灣展現領導力,協助美國及臺灣盟邦解決他國無法解決的問題。

朗德在文章中表示,位於加勒比海的海地是臺灣14個邦交國之一,臺灣有能力也理應擔負起協助海地的重責大任,號召西半球其他邦交國參與,規模雖小,但具有象徵意義。接着再向美國、加拿大等國尋求協助。

朗德還指出,臺灣應成立「海地之友聯盟」(Friends of Haiti Coalition),至少派1000名軍人和100名警察領導,並提供部分資助以利較小、較貧窮的邦交國也能參與,像是巴拉圭、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貝里斯、聖文森、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和聖露西亞等。

朗德認爲,臺灣號召西半球邦交國與海地一起開會,將會是個好的開始,也能同時邀請加拿大、法國、美國、巴西和阿根廷與會。

他表示,在這樣的安排下,臺灣可以請求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等國提供程度不等的支持。理想情況下,其他合作伙伴也會允諾與臺灣一樣,提供約1000人的部隊以及100名警察。

「海地之友聯盟」至少將運作2年、最多5年,這是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的平均值,目標是恢復海地治安併爲選舉鋪路,而這個目標在當前情況下可謂天方夜譚。

朗德在文中也提出臺灣應挺身而出的3大論點。

第一,臺灣長久以來都是海地的夥伴,臺灣爲海地的基礎發展計劃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援,很大程度地換取了海地對臺灣主權超過半世紀的支持。過去20年裡,當臺灣在其他地區的盟國紛紛轉而和中國建交,海地仍堅定不移。

第二,維安措施符合臺灣的戰略利益,「海地之友聯盟」將訓練臺灣軍方與海地警方、空軍與陸軍具備協同作戰能力。臺灣可能有機會在海地一些最不安全的地區進行城市作戰,但在中國入侵隱憂下,未來「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國的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可能需要在城鎮戰方面與臺灣合作,而海地的經驗可能有利於臺灣生存。

最後,組建「海地之友聯盟」將成爲臺灣分擔全球負擔的重大表現,證明臺灣能夠解決棘手的國際問題,將爲臺灣的續存創造更多外交空間與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