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臺灣經濟危機重重 陸學者柳英:「蘋果經濟」帶動力下降

▲陸學者認爲蘋果銷售下跌,將衝擊臺灣代工廠。(圖/CFP)

記者曾俊豪綜合報導

針對臺灣今年經濟發展主要風險大陸社科院臺研所學者柳英發文指出,2019年全球主要經濟體難以維繫近兩年來的經濟復甦景象,面臨嚴峻經濟下行風險,在大環境影響下,臺灣經濟發展也面臨諸多壓力。除了兩岸冷對抗加劇會帶來影響,「蘋果經濟」動力的下降也會衝擊臺灣經濟增長。

中國社科院官方智庫,發文的柳英是臺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他在投書中國臺灣網》的文章中,以上下兩篇分析臺灣去年的經濟形勢與今年度發展展望。

柳英提到,臺灣今年經濟發展面臨五大風險點,首先是「全球經濟復甦觸頂」,他認爲這段全球經濟上行短週期中,臺灣經濟也出現復甦跡象,GDP增長率從2016年第一季度的-0.14%逐漸攀升,2017年第4季度達到本輪復甦的高點3.48%。

整體看,臺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低於全球經濟增長平均值以及亞洲經濟平均水平,呈現「平庸復甦」態勢。2019年全球經濟下行將給臺灣經濟帶負面影響

此外,「中美貿易摩擦陰影未散」、「中美科技博弈越演越烈」也都會對臺灣經濟造成衝擊。而「蘋果經濟帶動力下降」也成爲臺灣經濟成長的影響因素。柳英指出,臺灣產業高度依賴蘋果公司,上市櫃公司中「蘋果概念股市值佔比高達25%,據高盛推估,來自於蘋果公司的營業收入在鴻海(45.2%)、廣達(62.0%)、和碩(61.4%)、臺積電(17.2%)、仁寶(18.8%)等臺企中佔據重要份量

然而,去年下半年起,隨着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飽和,蘋果出貨量普遍下降,再加上大陸華爲品牌快速崛起,擠壓蘋果市場空間,近期蘋果公司再度下調三款新手機產量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的產量將比計劃減少約10%,已經是過去兩個月來第二次要求供應商縮減產量。

▲九合一選後,兩岸角力加劇。(組合圖/路透、ETtoday資料照)

第五個風險點則是「兩岸冷對抗加劇」。他認爲,隨着選舉年臨近,民進黨再次將意識形態置於首位,意圖通過反對大陸、貼靠美國重新凝聚選民基礎。兩岸關係衝突不斷上升,將對企業貿易、投資產生重要影響。

隨着大選臨近,蔡對美配合將更爲積極,成爲阻礙臺經濟發展的隱憂。而九合一選後,民衆要求拼經濟的意願高漲,藍營執政縣市首長意圖推動兩岸城市交流,爲基層經濟注入活水,也成爲今年臺經濟增長的可能亮點

但柳英也強調,民進黨對兩岸交流、交往的掣肘不見停止,陸資入臺、兩岸港口城市羣合作恐仍面臨較大障礙。在諸多風險壓力下,臺灣經濟將繼續維持低速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