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中餐館的"餃子宴":很多人邊吃邊流淚

“22日那天,大夥一起包了頓餃子,包了1000多個,都沒吃完。”海地太子港家園餐館裡的廣東江門謝世清,一邊說話一邊用力揉眼,疲憊而凹陷的眼眶,淚水漣漣。

那是震後第十天的海地,被“上帝遺忘”的海地,山崩地裂、悲傷成河的海地。

“很多人邊吃邊流淚”,碗中熱氣升騰的餃子,讓人不免恍惚,在這個滿目瘡痍的國度,“好像不是真的”。謝世清說。

一場巨震,滯留海地的幾十名中國人的生命安危,迅速成爲中國政府和人民密切關注的焦點。領事保護,一場跨越國界的救援通過電話線,在異國他鄉上演。倖存者的生命得以延續,而且將乘中國政府包機回到祖國

異國中餐館的特別客人

大家都是中國人”,老闆娘吳怡慶一遍遍地重複這句話。第一次見到這幾十個“孩子”時,他們驚恐失措的眼神,有些狼狽的窘態,吳怡慶說,一輩子都忘不了。

吳家園,海地太子港唯一的中餐館,開在太子港半山腰的富人區貝鬆鎮。吳怡慶在這裡經營4年,生意經常爆棚。她和6名大陸廚師,在太子港一隅,成爲中華飲食文化傳播和創新者

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餐廳奇蹟般地沒有受損,但生意就一下跌至低谷。收整行裝,吳怡慶準備撤出海地,擇機再開業。

一個來自中國駐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以下簡稱“商代處”)電話,35個人的命運,改變了吳怡慶的行程,她在海地留了下來。

1月17日,地震五天後,輕微的敲門聲不斷。門外,20多名驚魂未定、黃皮膚黑頭髮的年輕人,正呆呆地看着吳怡慶。最小的18歲,年長的不過30出頭。他們還只是“先行部隊”,還有10多人正在趕來的路上

吳怡慶毫不遲疑地打開了大門。

除了準備食物,吳怡慶已經悄悄地聯繫送水公司,再送一車水,此時一車水的價格,已經從45美元漲到150美元,翻了好幾番。吃飽喝足後,謝世清驚喜地發現,洗澡水已經燒好。

更讓謝世清感動不已的是,細心的吳怡慶,不知什麼時候算好他和同伴來自哪些省份,交待廚師炒上一大盆飯。隨後的幾天,他們竟吃上家鄉口味的飯菜。“這可是在海地!”

1月22日,震後第十天。在海地物資極度缺乏的情況下,吳怡慶發動了店裡的員工,四處蒐集材料。地震後冷清的中餐館突然熱鬧起來,大夥一起動手包了頓餃子,“很多人邊吃邊流淚”,碗中熱氣升騰的餃子,讓謝世清不免恍惚,在這個滿目瘡痍的國度,“好像不是真的”。

這樣的生活,在這家不算大的餐館裡,已經度過將近一週,同一桌吃飯,同一個地方生活,商代處的問候電話,每天會準時響起,回答也讓關心這35人的人驚喜,“情緒穩定下來了”、“狀態越來越好”……

當地時間24日上午,記者跟隨外交部赴海地救援工作組,帶上飲用水方便麪和罐頭,到吳家園餐館看望這些“特別的客人”。

記者注意到,新的補給物資運達,但上次送的水卻仍有部分沒開啓。謝世清說,他們商量好了,先喝當地的燒開的飲用水,“中國政府給的水,保留到最關鍵的時候再用。”

中國人他鄉遇強震

28歲的連謹來自福州,去年9月份到海地,在家鄉福州做鞋生意。他說,本來想將鞋生意“打進”海地超市,到了才發現這邊的市場已經被外國人佔據,打開局面難度極大。

和他情況類似,同樣來自福建的30餘名中國人,先後來到海地,或打工或待業,腳跟剛要站穩時,一場巨震不期而至。

地震發生時,謝世清正在洗衣服,一包洗衣粉全撒了出來。謝來自廣東江門,在太子港他獨自租房居住,在一家超市做理貨工。平靜的生活剛剛開始,一場地震震塌了希望。

沒有水,他只好減食。晚睡晚起,省了早餐,一天只要兩頓飯。

以前吃乾飯,現在煮稀飯。省了糧食卻又擔心浪費水。“每天都特別漫長”,謝世清說,這時才真正知道什麼叫做度日如年。

由於地處熱帶,當地人地窖存水,一存數年,真正需要時,這些水“連洗澡都會讓人過敏”,一開始,他們是“縮水”,以前一天喝三瓶,現在三天喝一瓶,“根本不叫喝,只是用水打溼嘴脣。”

30升的桶裝水以前賣25元,地震後賣到75元,而且不一定能買到。謝世清去排隊買水時,當地人不同意,“海地本國國民都沒水喝了,要優先保證供應自己人”。

僅存的幾個超市外面,無一不簇擁着搶購物資的人羣,排在後面的人還不知道,超市裡的東西早已售罄。

存水的罐子很快變淺,日常生活無法支撐。無奈之下,福建人鄭成提議動用生活用水。在海地,生活用水和飲用水有明顯界限,飲用水須燒開後飲用,生活用水則根本不適合飲用,這些水“煮開以後一層厚厚的白色粉沫”,喝了以後鐵定拉肚子。但生存比什麼都重要。很快,生活用水用完了,地窖水又派上用場。結果也在預料之中,“大家都拉肚子”,鄭成說,本來就吃得少,現在人就像飄了起來。

糧盡彈絕,每個人都在苦苦撐着,但所有人都不知道何時是盡頭。地震後,海地無線通信基本中斷,本地電話都很難打通,和國內親人基本斷絕聯繫。

“救命電話從天而降”。地震後第四天,鄭成突然接到商代處電話,在他們的協調下,一家叫吳家園的中餐館答應提供食宿。

他們知道的,是即將告別“非人日子”。不知道的,是驚喜背後數十個越洋電話的溝通,和衆多人蔘與的協調。

越洋領事保護

1月13日,海地地震後第二天,中國外交部領事司立即啓動應急工作機制,領事保護中心當天開通兩部24小時熱線電話接受求助諮詢。一場跨越國界的領事保護就此展開。

外交部新聞司值班人員對媒體表示,出於節約熱線資源、把通話機會留給在海地人員家屬的考慮,建議不尋找家屬的人關注外交部的官方網站。

兩天後,謝世清在廣東江門的家人,終於撥通熱線電話,聲音哽咽,“我兒子在海地,完全失去聯繫”。在海地的謝世清,此時同樣將電話一遍遍地撥向廣東。

工作人員告訴謝世清家人,類似的電話這兩天已經接到很多,中國政府正盡最大可能尋找因各種原因在海地的華人。

外交部成爲信息彙總第一站。爾後,這些情況迅速傳遞至外交部赴海地救援工作組。

“就像滾雪球一樣,通過他們,我們得以與更多滯留海地的中國人取得聯繫”。外交部赴海地救援工作組領事保護工作人員李春林介紹,掌握基本信息後,商代處開始接洽吳家園餐館,爲滯留的中國人尋找暫時的庇護所

和鄭成一起接到電話的人,分批趕至吳家園餐館,35個特別客人,成爲這家中餐廳的臨時主人。

地震中,鍾國平住的房屋坍塌,人逃過一劫,護照等證件卻深埋廢墟,能否順利回國成爲他們的心病。李春林一番話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我們會跟國內有關部門覈實他們的身份,只要確定是中國公民,我們都不會拋下不管。”

■聲音中國駐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代表王書平:

領事保護也是中國救援重點

中國駐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代表王書平,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海地參與國際救援,也將對當地中國公民的領事保護作爲海地救援工作的重點。

王書平表示,地震發生後,商代處給滯留海地的中國公民提供安全保證,而且告訴這些身處險境的中國人如何自救,海地目前的通訊服務非常不穩定,所以很難時刻保持聯繫,“我們將及時送這些中國人回祖國,以確保他們的安全”。

1月15日一早,商代處工作人員驅車前往在海地的中國人駐地

中興公司在海地的員工有11人,駐地距離太子港有50多公里。工作人員驅車前往的路上不時有山石滑落,行駛速度十分緩慢。到達中興公司駐地時,公司員工既驚訝又高興。

王書平介紹,在中國外交部領事司以及多方協調下,由中國駐海地維和防暴隊保護,中興公司出資包機,這11名中國人成功撤離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