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大陸爲何感受不到賴清德雙十的善意?(劉性仁)

賴清德總統雙十演說靠向中華民國論述,但由於沒有互信,使得往往都變成單方的獨白,而沒有相互的共識與互動。(示意圖/資料照)

賴清德雙十談話相較於五二O就職演說,態度有所和緩,立論也回到1912年的中華民國,比起蔡英文的論述自1949年的中華民國,對臺灣民衆來說當然迴歸主流民意,他也把中華民國、臺灣、中華民國臺灣等同起來,如此表述,爲何大陸當局並沒有感受到?當然是雙方對中華民國的看法及感情不同、對九二共識的內容見解差異,因此中國大陸認定賴清德的兩國互不隸屬是沒有善意的,畢竟兩岸互不隸屬與兩國互不隸屬的初心不同,立論亦有差異,但臺灣方面若認爲是有善意,顯然兩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提法讓大陸並未感受到善意,反而落實中華民國臺獨化,加上文化臺獨,大陸當局採取軍演措施,明知傷害兩岸人民感情,但大陸當局倘若沒有動作,等於默認賴清德的雙十善意,在兩相權衡下,大陸決定以一天的軍演來表示表達大陸當局堅決立場。

大陸國臺辦迴應賴清德總統雙十國慶文告,痛批賴清德企圖把「中華民國臺獨化」,雙十文告是一篇更具危害性、破壞性的「臺獨自白」。表明賴清德上臺以來,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大肆宣揚「臺獨」分裂主張,無論是 520 拋出「新兩國論」「祖國論」,還是這次在雙十文告中拋出「臺獨」新謬論,都如出一轍,不斷挑釁「一箇中國」原則,將「新兩國論」更加系統化、具體化。陳斌華指出,賴清德聲稱「中華民國已經在臺澎金馬落地生根」,是蓄意割裂兩岸歷史連結,掏空「一箇中國」的內涵,企圖把「中華民國臺獨化」,藉所謂「中華民國」之名,行「臺獨」之實,具有欺騙性、迷惑性。陳斌華強調,當前反對「臺獨」分裂的鬥爭,本質上是一場反分裂和維護國家統一的鬥爭。北京連日來採取的一系列堅決有力反制措施,是一個主權國家懲戒圖謀分裂國家行爲、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義之舉,也是對臺海和平穩定和臺灣同胞安全福祉的堅定守護。陳斌華正告賴清德當局,「臺獨」分裂勢力每挑釁一次,懲戒反制就推進一步,直至祖國完全統一。

從國臺辦的發言中可以清楚瞭解,大陸當局沒有感受到賴清德願意回到中華民國體制的善意,那是因爲兩岸的立場不同,兩岸對中華民國的感情不同,認知也不同,故有如此的認知落差。歸納起來,大陸當局對賴政府的看法如下:

1.典型的新兩國論,重點在兩國互不隸屬,重點叫甚麼名字都不構成善意的表現

2.倚外謀獨,尋求外力確保臺灣安全,儘管賴主動拋出許多說法,企圖脫離一中話語權

3.文化臺獨動作不斷,對於中華文化斷章取義及扭曲例如把閩南語改臺語等

4.任意切割歷史,將臺灣從中華文化中除去

5.阻礙兩岸正常交流

6.以自由民主之名配合西方圍堵大陸

7.推動臺獨既定事實化

8.配合西方散播中國威脅論

9.打悲情牌讓世界同意弱小被打壓的臺灣

10.塑造臺灣新民意,結合臺灣多數徹底和中國大陸脫鉤斷鏈

11.鞏固臺灣自主意識,鞏固臺獨並找外力保護

總之,兩岸風險增高是不爭的事實,兩岸因爲立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認知差異,對於一件事有不同的解讀,雙方都各自言之成理;但由於沒有互信,使得往往都變成單方的獨白,而沒有相互的共識與互動,如同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日前在馬祖表示,兩岸可以在馬祖進行協商,歡迎海協會到「南竿26據點」談「二六共識」。中國大陸國臺辦則迴應,「九二共識」就是明路,不需要另起爐竈。「九二共識」就是明路,就是大道,沒有必要搞「二六共識」。兩岸就在立場不同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會感受到對方的善意呢?

大陸不會從措辭中判斷或感受他的善意,始終保持聽其言觀其行,賴清德的臺獨立場十分明確,標榜務實臺獨,也是一位務實臺獨工作者;賴清德迴歸到民進黨臺灣前途決議文,經過包裝後的臺獨其既有的立場並沒有改變,並把臺灣推向國際社會,自然感受不到賴清德所謂的善意。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