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推薦李本京《傳奇—爭議:川普與分裂之美國》(林中斌)

川普。(圖/路透)

李本京所着《傳奇爭議:川普與分裂之美國》,這是一本讀來順暢、取材周延、兼顧深度廣度、 既有學術價值又有通俗趣味佳書

此書有六大特點,試述如下:

書名巧思。 「傳奇—爭議」 點出美國總統川普一正一負的兩面。「傳奇」是正面的,指出川普的成就。在美國曆史上前無古人的他已建立在美國史上——甚至世界史上不朽的地位。 「爭議」 是負面的,指出川普的破壞。他分裂了美國。不只如此,他積極製造媒體話題,維持超高的曝光率,傳播種族優越和排斥移民的民粹風潮全球。他不只分裂了美國,甚至引發其他的社會的分裂。他評價兩極,大多數人對他愛極、或恨極。就中斌所知,不只在美國如此,在臺灣和日本,至今雖已下臺的他,仍然擁有不少粉絲。選取此有褒有貶的書名,呈現作者不偏不頗的超然視野。

格調直言。作者對川普離經叛道的話語和行爲,直言不諱,而不落於激憤或濫罵。政治臺灣是川普反中政策受惠者。川普力挺臺灣的政策,姑且不論其深層的動機或考量爲何,效應是大多數反中的臺灣人民對川普感謝有加。於是,臺灣社會也儘量寬容川普。雖然他歧視亞裔、不尊重婦女、甚至一度讚羨全球幾位專權領袖,包括臺灣社會抗拒的對岸高層。在臺灣,書寫對川普負面的文字不無有所顧慮。此書引用許多美國菁英批判川普的觀點,毫不遮掩修飾,可謂難得。此書雖批判川普,但未失去格調,可謂新鮮。

資料豐富。川普總統4年任內,至少有1200 本有關他的書出版,根據《紐約時報》2020年8月31日報導。但是根據《衛報》2020年11月1日報導,重要的不過8本,例如伍華德(Bob Woodward)所着 《恐懼:白宮中之川普》 ( 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等。那8本,此書都有引用參考。之外本書還有更多關於美國政治軍事的專書及新聞評論,如孟捷慕(James Mann) 於2000年 6月5日出版的《我們的中國幻想》(Our China Illusion)。就有關川普的專書而言,《傳奇—爭議》資料來源之廣目前在臺灣就中斌閱讀所及不做第二書想

●趣味盎然。有學術研究的周延,而無學術論文的枯燥。那是此書難得之處。此書雖然聚焦於川普總統,行文所及有關中美關係歷史及美國的外交史的來龍去脈,都深入淺出的鋪成解釋。甚至有關英國文學典故也不厭其煩的交代。例如2018年已拍成56部電影的英文小說,瑪莉˙雪萊(Mary Shelley)所着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被美國尼克森總統及川普的國務卿龐培歐錯誤引用。他們兩位政治人物把沒有名字的科學怪人按上名字,那是創造科學怪人科學家 Dr. Frankenstein的名字。

● 遣字考究。此書行文流暢,讀來毫不吃力,但是文字簡潔,毫不囉嗦。作者對於英文詞彙翻譯成中文,尤其考究。標準的字典翻譯不見得永遠適用。同一個英文字在不同的英文篇章可能有不同的意涵。作者不拘泥於既定的舊規,而選恰當的翻譯,令讀者眼前一亮。例如,頁100的 「airy hope」巧妙翻地成「一絲希望」,而非「空氣般的希望」。又如,頁83的 「animating」貼切地翻成「生命化」,而非「動畫」。又如,頁163-164的 「long term fight」典雅地翻成「曠時之爭」,而非「長期打鬥」。又如,頁79的 「inept」準確地翻成「無德」,而非字典裡的「無能」。因爲川普不擇手段很有辦法並非「無能」。

刻劃犀利。作者對人物研究深入,故能不爭的事實刻劃「效忠領袖卻各有所圖」的川普親信。好戰的川普國安顧問波頓越戰時搶先一步志願參加國民兵以躲避被派往越南服兵役,因爲「我不想死在東南亞稻田中」。 對川普忠心耿耿的國務卿龐培歐,竟然當初2016年共和黨初選時,曾大力攻擊川普。川普貿易戰的點火者納瓦羅,在上世紀末期,竟然深信民主黨思維,並且是希拉蕊的追隨者

《傳奇—爭議:川普與分裂之美國》反映李教授在川普四年任時時關注美國國內動態及中美關係的激盪。此書也反映李教授數十年耕耘美國研究包括英文文字研究的功力。是以,此專書擁有多重特色,極具價值。如此專書在臺灣應屬少見。(作者爲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