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朱下韓上」爲兩岸找出路(柳金財)

深藍團體喊「朱下韓上」政治及政策意涵,意味着一種鮮明、清晰動人路線重新崛起。韓國瑜曾拋出明顯而清晰的兩岸論述,挑戰民進黨當局模糊不清的國家建構願景與方向。(陳怡誠攝)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繼四大公投議案失利後,又逢北市五選區立委林昶佐罷免案、中二選區立委補選案雙輸,民進黨挾其執政餘威一再攻城掠地,國民黨已陷入泥濘之中難以自拔。黨主席朱立倫接連遭逢重大政治挫折,不僅重創其領導權威;甚至面臨路線挑戰及權力失落風暴圈。黨內深藍、基層要求朱立倫下臺,甚至喊出「朱下韓上」,即使朱立倫持續掌握黨中央,恐也是弱化的黨機器難以號令各地方諸侯及傳統地方派系。

黨內深藍政治勢力質疑朱立倫立場軟弱及路線搖擺,且要其下臺爲前立委文大教授龐建國之死負責。此次罷選及補選雙輸,表面上是民進黨新黨國輾壓舊黨國及地方派系,然更令人怵目驚心恐怕是作爲願統力量之國民黨在兩岸路線隱晦及欠缺鮮明,已讓反九二共識、持兩國論的反中路線飆漲,無論是前時代力量黨林昶佐、民進黨林靜儀,皆是持反中路線、臺灣正名及兩國論,這意味着國民黨和中兩岸路線更形受到擠壓。

國民黨因弱勢黨中央,缺乏吸引人目標及願景、清晰政策主軸及路線,導致難以在意識形態提供集體誘因,號召基層改變其投票行爲。「朱下韓上」政治及政策意涵,意味着一種鮮明、清晰動人路線重新崛起。韓國瑜曾拋出明顯而清晰的兩岸論述,挑戰民進黨當局模糊不清的國家建構願景與方向。此次罷免及補選案政治主角,皆是主張臺灣正名、兩國論旗幟鮮明者獲勝,而主張「兩岸兩國論」、「對岸鄰國論」的蔡英文總統,或是主張「務實臺獨工作者」副總統賴清德,及宣稱「臺灣正名」前臺中市長林佳龍,皆在選舉市場中積極輔選。反觀受限於傳統地方派系,國民黨中央及深藍清晰兩岸路線被排除在選舉競爭公共論壇之外。

韓曾力主承認與熱愛「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兩岸你儂我儂、指腹爲婚」、強調「兩岸一家親」的心理文化認同。倡議「貨出人進、高雄發大財」目標即奠基發展西進政策及南南合作。主張「政治零分、經濟一百分」,高雄市將跳脫傳統綠營本土價值的「南部崛起」思維,挑戰民進黨執政中央的國家戰略思維,代表經濟發展主義取代政治現實主義。

韓質疑蔡政府既不要「九二共識」,也不敢臺獨,又不承認中華民國,也不要「臺灣共和國」,質疑民進黨「裝腔作勢擦脂抹粉」。韓質疑蔡「沒有說清楚,要帶領檯灣2300萬人何去何從」、在國家發展戰略上應「說清楚講明白,不能含糊帶過」。相對於朱立倫主張「九二共識、求同尊異」模糊性,韓的論述清晰帶有攻擊性。此或是國民黨內深藍民衆,試圖面對迎戰民進黨逐漸清晰兩岸路線、反中情結、臺灣正名運動及兩國論。換言之,當民進黨內獨派力量上漲,同時也刺激國民黨統派聲量上揚,統獨如影隨形、相剋相成。

(作者爲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