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俄烏軍事衝突對世界局勢的影響(李勇慧)

即將打響的烏東戰爭將會是一場非常慘烈的殊死之戰,各方都在爲這場戰爭做出充分的準備,因爲戰爭的勝負決定着世界的命運。(圖/達志影像)

即將打響的烏東戰爭將會是一場非常慘烈的殊死之戰,各方都在爲這場戰爭做出充分的準備,因爲戰爭的勝負決定着世界的命運。

就俄羅斯而言,3月29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已經完成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第一階段主要任務,已將烏軍具有戰略性質的海空軍力量摧毀殆盡,同時重創烏軍的持續作戰能力和軍事潛能,表明烏克蘭武裝力量作戰能力被削弱和降級,俄武裝力量將繼續特別軍事行動直至完成既定目標。此後,俄羅斯將軍隊從烏克蘭北部、西北部調回烏東地區,現在在烏東地區已經集結了大量兵力以及重型軍事裝備。

烏克蘭方面也在積極部署調動軍隊集結於烏東,同時,呼籲美歐對烏進行更多軍備和物資的援助。3月底4月初北約、歐盟、G7峰會接連召開,美國總統拜登接連參會,各方商量繼續對烏克蘭的軍援和支持,儘可能將俄羅斯拖延在烏克蘭戰場。4月6日美國議會通過的烏克蘭民主防衛租借法案將合法地爲烏克蘭提供和運送武器、資金等各種軍事援助。

3月24日北約峰會開始後,現場播放了一段澤倫斯基精心錄製的演講視頻。視頻中,他向北約國家「大吐苦水」,要求更多直接的軍事援助。

美國針對俄烏軍事衝突重啓《租借法案》令人記憶回到二戰,引人警覺。不僅美國會爭分奪秒將武器運往烏克蘭,美還將會讓其盟國效仿其做法對烏克蘭進行軍事援助。這意味着戰爭必定要升級,烏東戰爭必定是一場慘烈的戰爭,後果難料。美國欲通過租借法提高在烏克蘭和歐洲的地位,爲戰爭結束後更好掌控歐洲和世界的格局埋下伏筆。

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想要很快拿下烏東都不容易。從烏東的地理面貌看,很多地下設施、地下通道四通八達,這種特殊的地理地貌,決定了猛烈轟炸也很難控制這些地區,那麼就必須進行圍困,斷絕被圍困方的糧草,這樣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如果是圍困的話,就意味着雙方戰爭會持續一段時間,烏東戰場上將會是一場鏖戰。

4月6日,美國參議院以100比0的投票結果,通過了《烏克蘭租借法案》。俄烏軍事衝突既是俄與西方關係危機的總爆發,也是俄與美歐地緣政治矛盾和利益衝突的總爆發,意味着俄在蘇聯解體30年間融入西方的努力宣告破產,俄「歐洲夢」的破滅,俄羅斯與美西方關係徹底破裂。在軍事衝突背景下以經濟戰、認知戰等混合戰的形式對俄羅斯形成全面打壓。與此同時,烏克蘭內部的東西對立也是成爲俄烏爆發軍事衝突的深層原因。

俄烏軍事衝突加強了美歐團結和協調,歐洲籠罩在新冷戰的陰霾中。俄羅斯學者說,「俄羅斯又一次不由自主地從中國那裡搶來了似乎已經牢固確立的國際惡人和西方對手的角色。」俄烏軍事衝突對於俄羅斯來說最敏感的烏克蘭地位問題或將得到解決,烏克蘭加入歐盟不再是遙遙無期。北約在歐洲的地位將升到最高位。北約將擴大功能,構建歐洲政治、安全、軍事的統一框架,成爲歐洲再次統一的紐帶,布里津斯基所希望的北約和歐洲將會歷史性的結爲一體,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得到鞏固,美國捍衛其全球首要地位主要依賴歐洲的運行體系,以德法爲基礎的歐洲將是美國實現其全球戰略利益的最可靠盟友。

在美國主導下,北約的防禦範圍不僅限於歐洲,必將擴大到亞太,俄烏軍事衝突也讓美國看清楚其印太戰略的地理空間和軍事之間的必然聯繫,大國博弈更充滿不確定性,世界格局和秩序也將處在激烈的演變中。(作者爲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外交室副主任、研究員)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