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港局長祈文中:搭乘遊艇就能換個角度看見臺灣

臺灣遊輪工藝技術純熟,是世界著名的遊輪王國

記者陳睿中/專題報導攝影

開車、搭火車,你可以從陸地看見臺灣;坐飛機的時候,你可以從天空看見臺灣。不過交通部航港局長文中則說:「從海面上看臺灣,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交通部航港局局長祈文中。

臺灣四面環海本島海岸線長度約1,356公里,加上澎湖等主要島嶼,海岸線總長達1,730公里,並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

因此爲了讓民衆旅客能夠多加享受臺灣海上休憩活動,交通部致力於增修船艇活動相關法令,強化海域安全與基本措施,簡化民衆出入港手續,藉此帶給民衆便民親水環境,鼓勵民衆從事海上游艇休憩活動。

臺灣製造遊艇的技術純熟,價格實惠,在國際間享有「便宜又大碗」的美譽,是世界著名的遊艇王國;如今臺灣的遊艇也朝向高端路線邁進,以滿足金字塔頂端客層的需求。

雖然臺灣擁有充裕的遊艇基礎,但過去由於政府對於海岸線及水域有諸多管制,加上民衆常對於遊艇、郵輪旅遊具有「富人活動」的刻板印象,因此讓民衆對於遊艇產生距離感

利用遊艇進行船釣,也是常見的水上活動之一。

祈文中指出,現在法規已經逐漸寬鬆,也有越來越多私人、企業擁有遊艇,相關的俱樂部也蓬勃發展,民衆也可透過租賃的方式享受,讓遊艇文化逐漸加溫。

因此航港局與觀光局在4至5月期間,規劃一系列遊艇嘉年華活動,除了可欣賞精彩表演及各型遊艇展示外,並有機會讓民衆免費體驗出海的樂趣,同時建立民衆與遊艇產業、俱樂部之間的互動平臺;並希望藉由嘉年華活動,提高產、官、學、民對於遊艇的重視,並激發遊艇運用的創意,讓遊艇教育從學校的基礎開始紮根,趕上歐美

▲航港局舉辦的遊艇嘉年華會,是建立起民衆與遊艇業者互動的平臺。

祈文中認爲,要讓遊艇能夠走入大衆市場,關鍵就在於「異業結盟」。

私人的遊艇,足以滿足尖端客層;民衆每人平均約800元起,也就能享受到遊艇包船的河道之旅。但若讓遊艇文化更加普及,就需要藉由與旅行社結盟,加以包裝,並從學生到銀髮族不同的客層,設計出對應的遊艇旅遊商品,擴大市場,讓遊艇不僅是富人的樂趣,也是親民的活動。

▲許多人會利用包船的方式,來一趟輕鬆又實惠的淡水之旅。

除了盼提升遊艇文化之外,祈文中也指出,隨着兩岸在遊輪法規的改變,帶動大陸包租遊輪的成長以及開放高速客滾輪,進而讓兩岸之間的旅遊關係有所變化。

祈文中表示,藉着高速客滾輪的運載,僅需2.5小時就能穿梭兩岸,除了現有的海峽號之外,未來還將投入臺閩之星以及麗娜號,市場還會逐漸成長。

目前每艘赴臺遊輪可容納1,700~2,000名乘客,每艘高速客滾輪則可容納700~800名乘客,遠遠大於每班飛機的乘載量

這些乘客在船上已經是享受過美食與表演,因此抵達臺灣之後,重點將會是着重於欣賞特色美景,感受在地文化,不再僅是想要單純的購物、吃大餐。因此祈文中也提醒臺灣的旅遊、觀光景區業者,勢必需要審慎評估遊輪乘客與一般旅客的差異性,如此才能創造出合適的觀光環境,壯大觀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