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樓市新房兩極分化!樓市真正的剛需,就是步入社會的年輕人

《肖申克的救贖》的作者斯蒂芬·金在演講時,曾分享過一則自身的故事,俗稱“小桌子理論”。

在斯蒂芬·金沒有成名前,他趴在一張長寬各一米的小方桌上寫作,像是一個小學生那樣蜷縮着。

桌子上的擺設也極其簡單,一盞只能照亮桌子的檯燈,一摞寫作稿紙,別的物件一概沒有。

成名後的斯蒂芬·金,暴露出暴發戶的心態,想體驗一把有錢人的生活。他扔掉小桌子,換成一張寬大如牀的胡桃木桌子。

不幸的是,斯蒂芬·金髮現硬件夠了,但是寫作的靈感沒了。

無獨有偶,現在央行對於房地產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首先,“房住不炒”是指示,沒有變。之前對某會議未提及此而妄加推斷的言論,可以停了。

其次,租賃、新發展模式,是房地產行業的趨勢。

再者,央行態度仍然保持審慎、開閘放水是澆灌,貨幣寬鬆主要目的是爲了支撐實體經濟下行的壓力,而不希望過度流入樓市。

總結,“因城施策”值得品味,大部分地方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是賣地和企業稅收。

沒有大量產業支撐的城市,對房地產和其上下游企業依賴性仍然非常高。

這些城市和地方,房地產出問題,將對當地財政收入造成毀滅性影響。

所以避免信貸塌方,避免塌的不只是房企。

2021年下半年開始,杭州就出現了明顯的降溫現象,非核心的偏遠板塊,即便是價格非常友好,依然難賣出,如空港新城、蒲陽等。

反觀改善板塊的樓盤,申花、城東新城、奧體等板塊,似乎跟白菜一樣,被瘋狂搶,頂格社保。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差異主要是限價價差導致的不正常現象。

21年拍了這麼多好的地塊,基本都在主城區熱門板塊,價差很大,那些郊區的房子更加無人問津了。

所以,2022年在杭州買房,核心板塊會很難買入,但邊角料、繞城外非核心板塊會很好買,甚至流搖。

按照慣例,上半年銀行有額度,放款速度會變快,貸款利率還會降,上半年買房比去年下半年會少很多成本,因爲房價也降了。

目前大部分銀行首套按照5.8-5.9%執行,二套按照5.85-6%執行,外資銀行更低大約5-5.5%。

前面已經面籤沒有網籤的,估計很難降了,有點可惜。

新房市場樓盤一般會固定與幾家銀行合作,貸款利率會有一定差異,可以每家都問問。

另一方面,隨着地鐵網絡的完善,越來越多年輕租客的租房半徑也在不斷擴大。特別是地鐵沿線的區域,形成了明顯的通勤人口密集居住區,餘杭、蕭山和臨平的租賃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接下來杭州多條地鐵線路將陸續開通,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租賃需求,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外圍區域。

今明兩年作爲交付大年,這3萬套限售房源也會陸續進入租賃市場。

可以說,近來頻頻提到的蕭濱一體化,算是彌補了蕭山和濱江去年未合併的遺憾,也可能是濱江蕭山未來合併前,較理想的過渡方式。

不然濱江做不大,蕭山做不強,從短短兩個月的推進成果來看,不會是空喊口號。

杭州吞蕭山20多年,但消化時間太長、太慢,在蕭山南部和東部仍存在不少割裂感和意識形態差異,需要濱江入局進一步助推融杭。

據小龍蝦瞭解的情況,蕭濱一體化不會是一個孤例,是爲杭州“核星”之間的高水平互動打樣板。

未來不排除西湖幫餘杭,上城幫臨平,“核星”相互賦能。

實際上,按照杭州市級層面的設想,未來濱江與富陽,蕭山與錢塘等都將攜手合作。

不少人把從“蕭濱一體化”也叫做“江南一體化”,這是大勢所趨。因爲有了“江南一體化”,纔有“擁江一體化”。

擁江發展也是杭州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不以個人意志爲轉移。期待更多的特別合作區,“核”遇見“星”,就是核心。

資產的升值,房子的升值,好的股票升值,好的基金升值都遠遠大於勞動收入。

現在的人們都很迷茫,普通人的價值,只有通過勞動才能體現出來,但當人們都去追着資本跑,都想着什麼能通過不用勞動給我們帶來更大的收益。

但是沒有資產的人,沒有投資能力的人就會產生很多焦慮,人就會迷失方向,厭惡勞動和看不起勞動者,這種現象如果越演越烈,將會出現很多問題。

因爲不會所有人都會通過投資理財致富,還是需要通過勞動生存的。所以,普通人還是通過勞動生存爲宜,有多大能耐就做多大的事兒。

樓市真正的剛需,其實就是每年走上社會的那些年輕人。

他們是樓市真正的剛需,因爲他們需要組建家庭,會有自己的孩子,那就必定是會買房的。

樓市發展到現在,很多地方已經意識到年輕人的重要性,所以中心城市都開始大搞保障性租賃住房,也就是先讓年輕人過來,不要因爲高房價帶來的高房租就直接把年輕人嚇跑。

先用低的房租吸引年輕人,然後下一步是讓這些年輕人留下來置業,成爲新市民。

那麼現在中心城市的房價還是比較高的,很多年輕人短期內還是無法置業的,這也是爲什麼出生人口一直在下降。

因爲一方面生育人口在減少,一方面他們的婚姻和生育的時間也在延後,這些因素疊加了。

最利於城市發展的方式,是讓這些年輕人都去買新房,這樣能促進土地市場的發展,對於城市也有好處。

前一段時間的傾向性貸款給新房,也是體現了這種思維方式。但是,現在市面上有大量二手房。

如果年輕人買了二手房,那麼地方上是沒有太多好處的,但是又不能說違背市場經濟的規律,不讓二手房銷售吧,那如何來從中吸取利益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收稅。

所以,以後年輕人置業,面臨的問題除了房價,還有稅的情況,樓市的價格也會迴歸到合理狀態,失去了上漲預期,每年持有都要交稅,基本就和汽車是一個屬性了。

無論是年輕人的自住房,還是置換改善的用戶,以後他們不會持有太多房產,大概率會跟歐美國家一樣,只會有一套住房。

而各地手頭的大量租賃性住房,也讓投資房產收租在絕大部分城市無法實現,因爲會虧。

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在《達洛維夫人》一書寫到:人不應該是插在花瓶裡供人觀賞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韻律。

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

人生的意義也許永遠沒有答案,但也要盡情感受這種沒有答案的人生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小龍蝦一直很認可一句話:你佔有支配物質,也會被物質所佔有支配;

與哲學家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中那句“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着你”,有着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