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創意不賣座 陳立恆:先問市場要什麼

記者洪菱鞠/臺北報導

甫獲得第一屆總統創新獎的法藍瓷創辦人陳立恆投身國際精緻禮品業長達30多年,早期他爲禮品商原廠製造代工,到應客戶要求自行進行設計代工,之後於2001年自創品牌聞名國際,對於文創產業,他認爲只有「好創意」是不夠的,一位成功的文創工作者更應當掌握市場需求,瞭解消費大衆想要的是什麼,否則天馬行空創意設計,最後只會淪爲自我滿足而已。

法藍瓷創辦人陳立恆發表第二本新作淬鍊—陳立恆與華人文創力對話》,內容集結他從業數十年的感悟、見聞、成功與挫折。(圖/業者提供)

將中華文化融入瓷藝,同時又能融合西方美學,法藍瓷成功征服歐美中國大陸等市場,靠的不只是「創意」而已,要讓文創成爲有價值經濟,「市場導向」是關鍵之一,也是現今文創工作者所缺乏的。陳立恆觀察到,有些文創工作者只專注在創意上,對於目標銷售客層販售通路消費者生活需要等不甚瞭解,加上沒有整合生產行銷服務管理能力,造成還沒獲利的情況下,就先面臨退出市場的問題

如何把好的創意變成好的生意?陳立恆在最新發表的第二本著作《淬鍊—陳立恆與華人文創力對話》中提到,以法藍瓷爲例,當某個設計師交出一張草圖時,絕不可能立刻拍板生產,「因爲尚有許多實際面向需要考量,例如是否可以被大量生產?是否便於運送?規格是否合乎市場預期價格是否合理?行銷策略如何配合?」必須反覆檢驗所有細節,才能進入下一個籌備階段

在《淬鍊》一書中,陳立恆集結從業數十年來觀察,從文化跨世代、產業文創化全球競爭力三個面向進行深度剖析,並談及文化創意的核心意義與華人文化定位,如何爲企業奠定競爭力等內容。其中,近來被吵得沸沸揚揚的「小確幸」也出現在臺灣文創中,陳立恆以自身觀點表示,追求小確幸沒有不對,就連他也喜愛享受一個人在生活中的微小幸福,然而獨樂樂不如衆樂樂,臺灣文創更要懷抱着大願景,用執行力創造大格局